传闻已久的北汽集团收购戴姆勒股份事件,近日得到了北汽董事长的亲口肯定。北汽方面将完成对戴姆勒的入股。这一重磅消息随即激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那么,北汽为什么要入股戴姆勒?戴姆勒又为什么要拉入新的投资人?相互持股能否成为中外汽车合资的新潮流?
北汽入股戴姆勒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与合作伙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技术转让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交叉持股无疑将进一步强化双方合作的基础,并促使双方更好地实现互利双赢。北汽成为戴姆勒大股东后,有助于其自主品牌的发展。此外,北汽持股戴姆勒,将为北汽出口汽车带来利好。国内趋缓的新常态、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促使我国汽车产业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持股戴姆勒,借助奔驰这一发展较高的平台,无疑有利于北汽的汽车出口,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从戴姆勒方面来看,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长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潜力仍巨大。因此,戴姆勒亦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引入一位可靠的投资人。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来进行股权交易,引入中国的汽车公司来做投资人,为其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增加了筹码。另外,德国豪华品牌对中国合作伙伴在技术转让上持相对开放态度,主要是中国合作者对其豪华品牌的竞争压力基本上不存在。
北汽入股戴姆勒后,北汽与戴姆勒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持股”。在资本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许才是最牢靠的关系。随着中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不断调整,中国车企“交叉持股”外资车企,或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汽车合资关系。中国车企入股国际汽车集团,代表着我国汽车企业不断变强,也是我国车企“走出去”的一种选择。
特别是眼下汽车业正处于低迷期,“交叉持股,相互取暖”不失为一种降低企业风险的可行之举。汽车行业的发展呈周期性,在低迷时期能完成股权或是其他平台的建设,对车企迎接繁荣市场的到来会节约不少时间,无形中也提升了竞争力。而且,当交叉持股进入一定阶段后,合作双方都会变得更加重要,有利于双方在资源、配置、市场等方面达到较高合作水平。
不过,业内不乏不同声音,合作的目的是各取所需,如果没能实现双赢,合作也很难持久。更为重要的是,合资公司双方股东相互持股历来都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间的互相持股固然能形成企业联盟、发展规模经济,但其中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如公司治理结构失衡等。是否合资并相互持股,还要因人、因势、因时而异。因此,合资公司相互持股只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至于是否成为潮流,还要看合作双方的具体情况,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