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5/pc2024051595967d038c384e74a2f57e4da6eafafc.jpg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首位。紧接着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12/28/018956.html

等待处理…

靠什么支撑新一年车市?

作者 张伯顺
2014/12/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首位。紧接着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改会议认为,促进投资、消费和外贸“三驾马车”均衡发展,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从目前官方信息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着力点的“三驾马车”,在新的一年里跟汽车市场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定向精准稳投资”中,已经出台的七大“工程包”和可能充实的“工程包”里,没有汽车的份;“多点支撑扩消费”里,六大领域为扩大消费的支撑工程,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应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题中之义,其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增长点”;“调整优化促外贸”内,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如果沾上“高技术高附加值”并具有“外贸竞争新优势”,方能进入鼓励出口之列。

很显然,新的一年,政府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继续寄予厚望,既有早先确定的一些目标,又有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支持。2015年,新车平均油耗标准能够降至每百公里6.9L,符合条件的节能型乘用车,继续享有3000元/辆的财政补贴,但这是最后一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2011-2015)要求达到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继续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但实施补贴“退坡”机制(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结合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补贴下降20%)。节能汽车补贴政策,2016年将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按“退坡”机制,2016年补贴比例将进一步减少。退市和退坡,对新一年车市,是压力也是动力、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限牌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免费获得车牌的一条捷径。

2015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疲弱。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业,除了用好上述政策红利,开拓好汽车市场外,更主要的依靠在于激发车市的刚性需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汽车刚性需求就会提升;随着各类汽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汽车的刚性需求也会随之提高;随着个性化汽车产品的不断丰富,汽车的刚性需求还会扩张。

刚性需求的最大佐证,是汽车尤其是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驾照人数的激烈增长、驾驶人群体结构的明显变化。至2014年11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其中,私家小客车1.04亿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小汽车;全国拥有汽车驾照人数2.44亿人。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拥有汽车驾照者中,女性6059万、25岁以下低龄2744万、60岁以上高龄393万,相比于5年或10年前,都是几倍、几十倍地增长;一年以内驾龄的新驾驶人2928万,还有成千上万人在学驾考证。交通运输部统计显示,现在从事营运的驾驶人仅占7%,90%以上的驾驶人为非职业司机。

同样能够佐证刚性需求的是,实施汽车限购的北上广津杭,参与摇号竞标人数与牌照额度之比,其悬殊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竞标人数持续发酵,始终居高不下,京沪两地是“百里挑一”,广津杭也是几十分之一;另有相当数量选择非本地籍牌照的大军,与日俱增。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全球第二大国,已成为新车销售第一大市场;可二手车市场还很不成熟,2014年二手车交易590万辆左右,与新车销售比例为1∶4,而美国是4∶1,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置换更新需求潜力很大,刚需潜能很强。影响置换更新的各地限迁、行业税收征收、临时产权登记,已经引起商务、税务和公安等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如果阻力有所突破,置换新车将达六七百万辆规模。

“2015年淘汰2005年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这是国务院分解到各地的环保硬任务,淘汰和报废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同样给新车留下较大空间。

上亿辆摩托车和低速汽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中,数百万辆车的升级换代,其刚需能量也不可小视。至2014年4月,全国摩托车保有量为9430.09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758.34万辆。2011-2013年,全国低速汽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依次为1228万辆、1145万辆、1058万辆,2012年较上年减少83万辆,2013年又比2012年减少87万辆。减少的摩托车和低速汽车,绝大多数是“鸟枪换炮”,换了汽车。

此外,“模仿型排浪式”的汽车消费已经结束,汽车厂家要适应消费环境变化,跟上汽车消费潮流,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汽车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促进汽车市场的扩容。

上篇:成品油“价跌税涨”为哪般
下篇:马年中速跑,羊年如何跑?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