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新闻发布会间隙,笔者见缝插针在场内走马观花。路过奇瑞展台,看了下瑞虎5,坐了坐艾瑞泽7,再往前走了两步,没了?怎么就没了?虽然收回了几个子品牌,可还有一大家子呢?回头再看,确定自己没有错过什么,“走马观花”地把几个自主品牌展馆快速“阅”了一遍,然后就被小小地惊诧了一下。和以往各届车展不同,自主品牌展区明显“清瘦”了许多,而同时,新面孔也多了不少。除去那些近几年新崛起的自主车企,如北汽、广汽等,一些老牌自主品牌车企,参展车型也都是以新面孔居多,要么就是已经完成了两次甚至是3次更新后的车型,要么干脆就是刚发布或全新上市车型。一些熟得不能再熟的老面孔,展台上已经不多见了。
也就是说,如果有观众今年第一次参观广州车展,那么,他眼中看到的自主品牌,和他之前从别人嘴里听说过的,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的自主品牌,很有可能就会对不上号来。
2013广州车展,励精图治了好些年的自主品牌开始甩掉包袱,轻装上场。
转了一圈,笔者再度回到原点。车型是新了、精了,成色又究竟如何?还记得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的中高级轿车集体发力,同时,在动力安全等核心科技上也开始大步追赶合资品牌,让人看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希望。虽然平时也在不间断关心着,但在广州车展这么一个带有承上启下特质的车展上,一揽子能看到的,或许能给人更直接的印象。
第二轮自然不再是匆匆掠过,而汇总得出的信息,比此前更让人惊诧。如果说,在去年的广州,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还是奋起追赶的话,那么今年,在不少领域,自主品牌已经开始走在了合资品牌前面。
先来看动力,前几年,涡轮增压动力还是合资品牌一统天下,但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自主研发的1.2T、1.3T、1.5T,甚至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在自主品牌车型上遍地开花。而反观合资品牌在这一领域的进度,显然已经落在了后面。再来看变速箱,国产第一台8速自动变速箱落户陆风X5,毫无悬念地大幅领先于绝大多数合资品牌,双离合变速器也早已普及开来。更不要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度,比亚迪的秦和上汽荣威550插电混动车,不能说全球领先,但在国内至少已经是完胜合资品牌。此外,在舒适性、智能化和安全配置领域,启停系统、一键启动、无钥匙进入、倒车影像、分区空调和盲区监测等合资车型的主流配置在自主品牌新车上也早已不再罕见。
除了展示在技术上赶超合资品牌的实力,借助车展平台,自主品牌在市场上同样主动发起挑战。
哈弗H8全系价格在20万元以上,直接奠定自己“高端大气”的市场形象;观致3刚入行就直扑主流合资中级轿车价格区间;吉利则干脆把某国驻华大使拉到现场助阵吆喝……
林林总总,2013广州车展,厚积薄发了许久的自主品牌,重装上阵。
当然,诸如外形有抄袭嫌疑、制造工艺不稳定、整车档次还偏低等历史遗留问题,自主品牌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也依旧没有摆脱彻底。这类问题,未来或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但笔者觉得,哪怕是有着更多的问题,都无法掩盖自主品牌进步的光辉,从前年到去年,再到今年的广州车展,自主品牌的变化,就犹如蝶蛹正在破茧成蝶,每一瞬间都是那么让人期待下一刻。
展台内,自主品牌台前人头攒动,展馆外,自主品牌却依旧要面对严峻现实。日系车正在快速复苏,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却开始逐月下滑。一年多前突如其来的市场机遇,难道就这么攥到了手中,又只能再看着它一点点滑落?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是不甘的。但市场就是这么一种优胜劣汰的节奏,想要走下去,就只能想办法追上去,赢下来。任重而道远,对自主品牌来说,尤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