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pc2025050573e671c84d034a198ea265d650357c29.jpg
近日,汽车行业又被一连串政策和政策动向所包围,不管是限行限购,还是大气污染治理,抑或是即将实行的汽车“三包”,无不与汽车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10/13/027314.html

等待处理…

莫让“三包”成“.txt”

作者 顾行成
2013/10/13

近日,汽车行业又被一连串政策和政策动向所包围,不管是限行限购,还是大气污染治理,抑或是即将实行的汽车“三包”,无不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当然,这些政策并不能说是一味的利好或是利空,多少都有些双刃剑的感觉,把握得好的企业,未免不是一次腾飞的良机,把握不好的,那就不用多说了。

就以汽车“三包”来说,全国消费者期盼“三包”,已经不知道等待了多少年,如今终于要落地实施了,消费者自然不会有什么异常想法,多半是开心的居多。车企也早已不再如制订草案时流传的那么抵触,早有10多家主流车企,甚至包括一些豪华和进口品牌车企,都宣布提前1个月实施“三包”,好让消费者在9月就能享受到“三包”盛宴。

那么,“三包”盛宴,到底能不能真正让消费者吃得开心,让厂商赚得满意呢?笔者认为,似乎没必要太把这当回事,能不能成为一场盛宴,不在乎“三包”是不是实施,还是要看到底怎么去实施。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关键在于,“三包”是“.txt”,还是“.exe”,前者是文本的意思,后者意味着执行。

先来看“三包”的实际效果,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有企业宣布先一步实施“三包”,粗略估计下,完全和部分最早实行“三包”的企业,大约有那么3家左右。那么,这些企业先一步“三包”之后,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吗?很遗憾,至少在这3家里,有两家企业的销量是没什么起色的,有1家日系合资企业的销量的确不错,但也不能说就是“三包”起了决定作用,产品和营销应该还是占了主要作用。从这点来看,“三包”的实际促进作用,更贴近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呢,消费者盼望“三包”这么多年,真正“三包”了,却又说没什么用?

很简单,没“三包”,消费者就不买车了吗?全球最大新车市场,可不是什么“三包”撑起来的,8月份乘用车销量环比还有增长,难道那些消费者不知道再等2个月,就可以享受“三包”了吗?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这些消费者粗略研究政策之后发现,其实有或没有“三包”,真的差别不大,也就不在乎是不是再等上几天了。比如,车内有着难闻有损健康气味的;安全气囊该打开时不打开,不该打开时乱打开的;总有着各种各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毛病,到了厂家那里却是一切正常的……反正“三包”了也说不清楚,何必又要去等这个“三包”呢,难道还真盼着自家新车发动机或刹车买回来第二天就坏啊。

从现有“三包”条例来看,就不说漏洞了,欠缺的地方依旧还有很多。最简单地说,最终如何让人信服这个“三包”,都是一件让人难以相信能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与此前节能补贴、汽车下乡等“.exe”的政策相比,“三包”这么难产却又胜似早产,说是成为“.exe”显然还为时过早,只希望,不要真的就这么成为一本“.txt”了。

笔者认为,“三包”还是要建立在整个企业的完善售后服务系统的基础上,而并非一座空中楼阁就能一蹴而就的。

正如前文所说,“三包”的实际促进作用,更贴近于锦上添花,能把握住这一机遇的企业,自然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一点,从这几年的市场风云演变中,多少也能捕捉到一点痕迹。

上篇:海外车展为何不待见“中国车”?
下篇:新能源车补贴影响有限亟待完善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