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0/pc20251020163da871e9874cccbcedd8b02c896b19.jpg
最近公布的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有23家汽车整车企业入围,其中有7家中国企业。入围的车企中利润最高的是大众,利润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7/28/039360.html

等待处理…

中国车企为何利润低

作者 朱晓菲
2013/7/28

最近公布的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有23家汽车整车企业入围,其中有7家中国企业。入围的车企中利润最高的是大众,利润高达279.09亿美元,排名第二的丰田汽车实现利润115.87亿美元。其他车企如戴姆勒、宝马、通用、现代和福特年利润也均在50亿~100亿美元之间。反观中国车企,利润最高的上汽年利润仅有32.89亿美元,利润率仅为4.3%。

有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1075.17万辆,同比增长12.8%;销售1078.22万辆,同比增长12.3%。只是在一片繁荣的市场前景下,中国的车企得到的利润却不怎么可观。

2012年中国自主品牌车销售441870辆,市场占有率仅为36.25%,合资品牌与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让不少外资品牌看到了商机,将投资目标放到中国。以本田为例,本田汽车2009年财年净利润为31.8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净利润便达到28.6亿美元之多。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是国际资本以40%的资本,占据50%的份额,攫取70%的利润。

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利润重心不再是整车利润,而是核心零部件。有评论认为,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站在汽车产业链价值最顶端。在产业链利润的最顶端,跨国公司和国际零部件巨头掌握着利润的分配权,而中国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仍然在进行着低成本的游戏策略。

虽然近年来中国各大汽车集团已将目光投向零部件供应系统,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但是很多车企仍然缺乏最核心的零部件技术。汽车零部件现在是模块化发展,每一个汽车模块上必须留有一个端口,这样零部件才可以与汽车电子系统相匹配。从这点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向跨国企业让步,会牺牲一部分利益。以车身控制模块为例,车身控制模块方面已被外资企业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据了解,中国市场的车身控制模块供应商中只有一家是中国企业,市场份额仅占8%。而实际上汽车电子系统不止车身控制模块,还有许多其他汽车电子系统,但是中国的很多汽车企业目前还未涉足这部分领域。

中国车企想要摆脱现在的被动局面只有通过加强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正如在动力技术方面,自动变速箱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车企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品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方能实现利润的提升。

上篇:治堵岂能一“限”了之
下篇: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真正的重头戏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