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0/pc20251020163da871e9874cccbcedd8b02c896b19.jpg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开表态:“反对采取汽车限购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做法。”这再次把饱受争议的汽车限购政策推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7/28/039359.html

等待处理…

治堵岂能一“限”了之

作者 富民
2013/7/2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开表态:“反对采取汽车限购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做法。”这再次把饱受争议的汽车限购政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几年,国内一线城市纷纷推出小汽车限行、限牌、限购措施,石家庄近日已公布包括限购家庭第三辆车、单双号出行、摇号购车等三项“攻坚方案”。另据透露,天津、深圳、杭州等八个城市也存在实施限购政策的可能。意欲通过限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来缓解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其实,此举并非根本解决之道,限购政策不仅对治理拥堵没有什么直接作用,对治理雾霾作用也很有限。放眼世界,各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堵的根本是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而非限制汽车的数量,治堵岂能一“限”了之。

业内专家指出,出行是刚性需求,不能强加限制。而出行方式则是弹性的,是可以调节的。缓堵从根本上来说是改善出行结构,塑造一个合理的出行方式结构。要实现合理的出行结构,就要通过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大量有刚性用车需求的人群也会寻找其他替代用车方式。从西方先进治堵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城市的汽车能够被充分地使用起来,汽车资源的使用能够达到最大化,那么城市汽车保有量自然就会减少。据了解,国内目前一个城市真正在路上开的汽车不到总量的1/3,更多的汽车是在停车位上白白损耗,高峰路段停车难、交通堵,在汽车总保有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过分限制汽车的数量,都市人群的出行和用车需求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而限购政策对汽车产业的打击则是有目共睹的。限购直接减小了汽车市场规模,对汽车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北京限购政策实施前后,新车销售减少了52万辆,同比下降56%,汽车商品零售额下降25%。一旦上述城市实施限购,当地汽车销量将减少40万辆左右,下降25%左右。

另外,限购政策迫使消费者更加趋向购买大尺寸车、大排量车、高价车、进口车。以北京为例,实施限购后,销售车辆平均单价提高了88%,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了17个百分点。同时,限购限制最多的是老百姓购买的汽油车,汽油车排放对增加PM2.5的贡献极低。因此,在不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的前提下,限购政策更加不利于汽车的节能和排放控制。

此外,限购政策还对中国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宣布实施限购小客车政策之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下降近一半,仅能维持在10%左右,远低于全国32%的水平。在这些城市中,中国品牌汽车实际上已被边缘化,这是造成近两年来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总之,从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汽车限购政策与国家扩大消费、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符,剥夺了广大百姓购买私家车的平等消费权,严重影响了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对于交通拥堵的治理作用非常有限,也无益于节能减排。建议各地慎重采取限购措施,借鉴发达国家多采用经济手段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统筹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完善道路网络,推进智能交通建设;进一步鼓励旧车报废,推进以旧换新;加快汽车税收体系改革,建议调整部分税收征收环节。

上篇:吉利再披黄金甲
下篇:中国车企为何利润低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