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利汽车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75位;2013年,吉利汽车再度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77位。一家只有15年历史的自主品牌车企、唯一两度进入500强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它带给了行业哪些启示呢?笔者诚以抛砖引玉的学生之见,试着解读吉利汽车成功的密码。
密码一,改革开放政策激活的成果。李书福曾说,吉利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的大潮,就没有中国的民营经济,就没有中国的民营企业,肯定也就没有中国的吉利。吉利汽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多年来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取得了快速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帝豪、全球鹰、英伦汽车三大品牌的10多款整车产品和1.0L~2.4L全系列发动机及相匹配的手动/自动变速器。截至2012年底,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超过27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密码二,是自身拼杀出来的成绩。在“一个台州农民造汽车”的语境里,李书福是用自己的心与血,浇铸出一条“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发展道路。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轿车下线,没有一个领导出现在仪式现场;李书福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投进车厂,父母提醒他是在“赌命”;吉利刚刚进入汽车领域时,有人担心吉利造不出汽车;等到造出了汽车,又有人担心吉利拿不到生产许可证;拿到了生产许可证,担心又变成了吉利汽车质量不好……怀疑复怀疑,担心复担心,所有的一切,都无法阻挡李书福拼杀的脚步。是李书福式的自主品牌车企,让许多中国人提前圆了汽车梦。
密码三,完全意义上的500强。吉利汽车不花国家一分钱,也没有外方一元钱的投资,完全靠自己完成资本积累,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2009年3月,吉利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2010年3月28日,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在哥德堡签署,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2013年2月,吉利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100%股权;2013年2月,吉利在瑞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去年,吉利汽车海外销售100300辆,海外销售占总销量20%左右,品质和品牌在海外市场得到高度认可。吉利汽车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身份,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密码四,吉利汽车两度进入500强,说明进入500强并非难以企及。如果说,先前有人把李书福称之为“汽车狂人”基本上是贬义的话,在目送吉利汽车再度披上500强黄金甲的时刻,是否认可了、是否读懂了李书福式的“狂”?
振兴民族汽车工业,打造自主品牌汽车,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力、产品力,成就一番大事业。缺少敢于狂想的底气,没有那么一股狂劲,那就只剩徒唤“要耐得住寂寞20年”的无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