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上海市41个窗口行业的社会公众满意评价调查结果日前公布,停车服务行业首入此次调查,位列倒数第三。停车行业首次参评结果不佳,对此,相关部门将开展系列整治工作。
上海市停车服务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副秘书长倪永告诉记者,公众对停车行业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多数停车场面积小、停车位少,特别是双休日时间,在城区路段停车难、费用高。部分停车场车道较窄,进出口坡度太陡;部分停车场卫生打扫不到位;通风设备不到位,空气质量差,气味难闻;部分停车场内设置洗车、打蜡等车辆服务,占据停车面积;停车场内照明设备不足,光线不佳;停车场内引导标志太少等。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市民汽车拥有量的提高,停车服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倪永刚介绍,目前已经备案的公共停车场有2100多家,会员单位有400多家,上海中心城区停车泊位约78万个,预计到2015年,本市将面临40万个车位缺口。要彻底解决停车难,绝非一朝一夕。将停车服务纳入窗口行业满意度评价达标体系,也是希望这一行业通过测评的形式不断完善。虽然首次参评结果并不理想,但是针对测评中发现的问题,协会将协同相关管理部门开展一系列的整治活动。首先,将继续挖潜,一方面进一步梳理停车场、停车库、路面停车资源,错峰停车等举措,盘活停车资源。并且根据全新修订的《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实行住宅小区与商务楼宇的停车设施错时利用。另一方面,将继续推广、增设停车诱导系统,让大家停车时更有方向。其次,将持续开展“停车行业文明达标活动”,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笑脸相迎、严格规范收费、人性化管理,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消解大家对于“停车难”的怨气。
此外,上海黄浦、徐汇、静安、长宁4个区的36条道路停车场中,分布着232台收费咪表,管理着878个泊位。在黄浦和徐汇两个区的80条道路停车场使用手持POS机收费,共计使用127台POS机设备,管理1341个泊位。本市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总结咪表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一方面维持现有咪表正常运行,积极改善咪表的应用环境。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广手持POS机道路停费工作试点,使整个电子收费系统在缓解停车难问题上真正发挥作用。另外,本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6个公共换乘(P+R)停车库,对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倪永刚表示,协会还将协助市交通港口局静态交通处、市运输管理处,按照《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公共停车行业自律规范;开展公共停车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行业培训制度建设的试点工作;推进专业停车企业发展等重点事项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通过开展试点逐步推进实施。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活动,提高停车行业的服务满意度。(记者 陆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