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94年以来汽车市场的成长和发展,展望2012年乃至以后一段时期车市发展趋势,笔者以为,汽车的巨大刚性需求是我国汽车发展的动力,不过,种种制约因素也将束缚车市前进的脚步。
刚性需求是汽车发展的动力
刚性需求,是指常态化市场下,依靠市场自身规律和自身力量作用下的需求,我国汽车市场相当长时期内,有着强劲的刚性需求。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60%以上的消费者属于首次购车,其中包括摩托车的升级换代。至2011年11月,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摩托车。这表明中国机动车结构正在由摩托车为主体向汽车为主体转变。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有1300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尚未换代。
201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7802万辆,全国拥有汽车驾照人数达1.51亿。至2011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1.04亿辆,拥有汽车驾照人数超过1.72亿。全国拥有驾照人数与汽车保有量之间巨大的数字落差,充分证明了群众对拥有汽车这一出行交通工具和享受汽车文明的强烈欲望。
按照2010年保有量测算,目前国内未达国Ⅰ排放标准的汽车有998.6万辆。仅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车有1607万辆,达到国Ⅱ排放标准的有1990万辆。未达和仅达国Ⅰ排放标准的汽车,亟待淘汰和更新。
2010年底,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58.23辆,比2009年的47.05辆高出11.18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有权威专家研究预计,城镇化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有1000万人进入城市生活,就会拉动汽车新的消费。
制约因素不可忽视
目前制约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几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大幅攀升。目前,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5%,已经达到警戒线。虽然我国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油耗有所下降,但油耗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显示,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已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30%。
在全国667个城市中,目前有2/3的城市出现拥堵。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恶化,为一些城市采取简单化做法提供口实,包括限购、限牌和限行等措施。
2011年车市的微增长,主要受累于微型客车和货车,轿车、MPV、SUV和客车整体增长还是不错的。2012年汽车市场会怎样?假如按常态化市场增速来测算的话,理论上全年增长应该有13%。但是,由于几乎没有正面和积极的刺激因素,中央和地方的负面和消极因素将继续发生影响,再加上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影响车市发展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仍然不少。由此,笔者认为,今年全年增长应该在5%-8%之间。(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