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pc20241210b16f1f69207b4430b2eab23f7ea0f6f3.jpg
汽车行业的各类评比以前主要是热闹在每年的“3.15”和每年的年终。近年来,似乎不仅仅如此了,每次“全国性”的大型展示活动、每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1/08/023286.html

等待处理…

又到年终评比时

作者 何足道
2012/1/8

汽车行业的各类评比以前主要是热闹在每年的“3.15”和每年的年终。近年来,似乎不仅仅如此了,每次“全国性”的大型展示活动、每年各类龙头采供大会上、评比热闹劲年年见长。评比的主办单位也缤纷多姿。除了行业组织,网络、媒体、杂志纷纷加入。企业交了参评费,一般的意外,就是会得到一个您意想不到的冠名奖项,其余的毫无悬念,交了钱,得奖是硬道理。

于是乎,各类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奖项落英缤纷。皆大欢喜否?行业中人感受各不相同。皆大欢喜是谈不上的,普遍的一个想法是:现在,还有谁真把企业或产品的奖项拿来说事,那您真的“可爱”得像个功夫熊猫了。如今,不少企业做产品广告都懒得将某项产品曾经得过什么奖拿来炫耀。有什么可炫耀的?现在开厂搞产品,谁还没有个把个冠名奖项?企业拿来的什么“信得过”、先进之类的铜牌也不太有挂在厂门口的了,而是叠放在内部陈列室拉倒。

某展参展单位交了评奖费,某媒体征集了某企业的评比费,费用既然已经支付出去了,等着拿奖呗。或曰:为什么要去赶这趟浑水,对曰:开厂搞产品,谁还没个社会人脉?人家的来头虽说是个什么协会、什么媒体、什么网络的,既然人家惦记上了,你若真的把人家当作“无关部门”不予配合捧场。那么,要不了一会儿,这些“无关部门”虎脸一翻,倒成了“有关部门”了,那么弱弱的企业如何去面对“有关部门”的各式招数?主办单位只要稍加留意,即可拿住您的软肋。今天责令、明天曝光、后天整改,某车设计有缺陷啦、某配件侵权无疑了、某企业或环保或消防不合格,这个定夺权、解释权都在有关部门。你企业能应付?

在一次冠名“国际”展示活动中,参展企业都被规定要交参评费,数目还不小。民营企业老板吝啬,企图面皮老老蒙混过去,另有民企老板提醒:您看看这个展览会的主办方单位,您将来能不面对吗,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狠,区区个几万元,买个太平吧。于是,勉强交款,最终得了一块黄铜包皮的奖牌,曰:最佳展台设计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展台设计怎么就出众了?

各类名目繁多的评比,褒读了荣誉的可信任度,培植了华而不实的行业风气,也败坏了行业对同行标杆的欣赏胃口。因此,都有奖,就是都没奖!谁还热衷于评奖?不是企业、不是产品、不是消费者,而是“有关部门”。

到了年关、节关、展关,有“关邵门”就是热衷评奖,主办方、评委得实惠;参办方、产品得虚名。至于消费者,我买车还从来没有听到4S店促销员拿某辆车得“某某国际汽车展最佳内饰创意奖”来说事。有什么可说的,这奖、那杯,懂的人只要品牌的口碑即可。

上篇:我们离汽车时尚有多远?
下篇:自主创新:汽车大国必修课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