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时尚的概念一直在提,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在自己的新车发布和传播中打上时尚的标签,或者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加上时尚的元素。否则就怕不引人关注,没有卖点。
记得一位时尚界人士这样说过,所谓的时尚就是有时间性的“潮夕”。换句话说,时尚是有生命界定概念的。但为什么有些时尚不会过时,有人说,那是经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熬出来的。而时尚往往是不确定的一种感觉,或者说是风尚的一种演绎罢了。不过,人们对于时尚的追随确实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就像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天生的一样。问题是,有怎样的时尚就会反映出什么样的文化,尤其是在汽车消费领域,在中国似乎还有许多功课要补,或者说需要修炼。事实上,“富而不贵”的现象在汽车消费领域尤为突出。从砸大奔到牛拖宝马,以及交通死亡人数排名居世界第一等。
我想,这并不是说现在汽车普及了,中国就有健康的汽车消费观念,或者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但不等于有这样的意识。
这就涉及车主的素质和消费的环境,以及对待汽车的认知。故有人这样说,在没有良好素质的车主身上是驾驶不出“时尚味儿”的,正如一位时装设计师所说,“时尚是穿出来的”,如同古诗所云:浓妆淡抹总相宜。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出,现在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并不多,最典型的就是SUV的风行。不管男女老少都去扎堆。问是什么原因?回答是时尚。再仔细看一下路上跑的所谓SUV,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SUV,而是与普通轿车功能相似的异化,买的是一种感觉。但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城市SUV。
感到不解的是,SUV的风行在美国已经遭到强烈的谴责,它是美国汽车奢侈消费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美国汽车产业衰败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这是利己不利人的车型,不管有怎样的技术保证,它还是个高能耗的车型,对于倡导节能环保友好性的产品来说相差还是太远。而国内的汽车厂商蜂拥而至,都把发展这样的车型当作一种市场的卖点,甚至抛出10万元的SUV,显然,这是对时尚的误导。
其次,前一个阶段流行所谓的跨界车,现在也没人提了。再有,桥跑车的宣扬,还有CDV的杜撰等。这是继MPV之后的又一概念营销的时髦。所以,时尚的短命并不是追逐新潮的过错,也不是消费者喜新厌旧,关键看是否有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再比如,以前大家都认为途安不宜私人用车,厂家打出“宜商宜家”的概念,坚持了数年,现在终于等到了“回春”之日,开始时尚起来了。现实生活证明,这是一款适合家庭用的车,体现了和睦的温情,为关爱家庭提供了一个可移动空间。同样,十年前大众波罗推出时,人们认为造型不时尚,如今成了紧俏的时尚小车,这又是什么道理?
实际上,这些车型都没有多大变化,关键是人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产品的价值理念与消费的价值理念发生了共鸣。可以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新车上市频率有中国高,但为何总觉得现在的新车型还不时尚,不够有腔调?所以没有文化的自信,即便有再多的购买力,还是体现不出时尚的气质和韵味,离真正意义上的时尚还是有差距。
时尚是体验出来的,而不是买来了的。所以,当车型分类的模糊、跨界及混搭随着汽车多元化将会促进汽车消费的选择越来越多样,车型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地涌现出来,现在看来这已不是奢望。但我们对于时尚的理解应该更多地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才是,不应是涂饰的,而是洗刷的。这样,时尚的风景就会变成一种时代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