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pc2024120483b0bbcff7b04f288571448404f02926.jpg
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18日和19日在江苏省考察时说,研究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如果成果获奖摆在那里,就只是一个花瓶。科技人员的创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1/01/022973.html

等待处理…

百年大计育人才

作者 诗想
2012/1/1

温家宝总理去年12月18日和19日在江苏省考察时说,研究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如果成果获奖摆在那里,就只是一个花瓶。科技人员的创新和发明需要企业的支持。中国要有“乔布斯”,要有占领世界市场像“苹果”一样的产品。

中国缺少顶尖的创新人才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就常提起“钱学森之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任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有一句名言:“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要把我公司的人才留下,5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21世纪地球人的共识。汽车设计人才、研发人才和销售人才,都是汽车产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乎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整头,关乎品牌含金量的多少和美誉度的高低,更关乎中国作为汽车大国发展为汽车强国这一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在产销增幅突然回调的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犹如退潮之后的沙滩,谁是美丽的贝壳?谁是吐着泡沫的沙蟹?结果泾渭分明:人才济济的老牌欧美合资车企,以销量排名靠前、综合实力居前的不菲业绩昭示了人才创造的价值;肩负中国汽车工业希望的自主品牌车企,以比亚迪2011年利润巨降、“暴力”裁员、经销商退网、高管离职的无奈,心有不甘地成为人才短缺而回天乏术的失利样板。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来说,对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改革开放政策而言,“合资”是手段,“做强”才是目的。而做强的出路在于提升自主品牌车企的竞争力,提升自主品牌车企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人才队伍的壮大,人才队伍的壮大在于坚持“赛马不相马”的用人理念,创建识才惜才、用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最新资料,中国汽车主机厂的研发人员大概在500—3000人不等,而国外的汽车公司一般在2万-3万人左右。一个项目在国外有几百人在做,而中国只有几十人在做。欧美等发达汽车产业国家中,研发人才一般都占30%以上,而中国的比例不超过10%。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人才短缺的差距是明显的。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制订“人才发展”的长期战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才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的一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才有大批量跨海越洋的一天。

无论是汽车市场震荡调整之际,还是井喷爆发之年,总该是孜孜以求培育人才之时。

上篇:“汽车技术过剩”下自主品牌怎么办
下篇:低碳何须无车日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