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20250421c5c341e79d094e1f9c5121f494e05807.jpg
在捷克,斯柯达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周边国家也都很尊敬这个品牌。如今,斯柯达有很大一部分汽车是出口到周边国家,国内市场仅占年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1-09/25/026908.html

等待处理…

斯柯达的“根”在民间

斯柯达品牌捷克采访见闻之二

作者 颜光明
2011/9/25

在捷克,斯柯达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周边国家也都很尊敬这个品牌。如今,斯柯达有很大一部分汽车是出口到周边国家,国内市场仅占年销量的20%。在欧洲人看来,斯柯达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品牌,而且是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捷克人对于这个品牌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收藏家的历史观

兹林这个城市虽不大,但有一个老爷车收藏馆很出名。在欧洲车厂眼里,此藏馆有很多宝贝,光顾者络绎不绝。这里的藏品有奔驰、布加迪、阿尔法•罗密欧,还有斯柯达等老爷车。我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在今年兹林汽车拉力赛开赛前有老爷车比赛,从而找到了这位馆主。这家在欧洲出名的藏馆主要是以收藏斯柯达老爷车为主,由于有不少稀缺的车型,这家藏馆便身价不菲,被看作捷克最大的私人汽车收藏馆之一。

馆主是位博士,名叫拉蒂斯,也是奔驰、大众、标致、斯柯达的经销商。我问他馆藏中200多辆的老爷车都是从哪儿弄来的?他告诉我,这是他父亲积攒下来的。因为其父是个车迷,也是一位车手,很早就开始注意收藏史上稀少的车型。比如奔驰汽车馆都没有的绝版车型他这里有,还有1924年的布加迪修复如新还能参加比赛的车型,而全系列的斯柯达则在这里成了主角。连厂家都认为,他收藏的车型比他们自己都全。

拉蒂斯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藏家,他对收藏的理解是从珍藏历史的角度出发,而且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隐藏在背后的故事。他告诉我,在他收藏的200多辆车中每辆车都是可以上路的,并且都附有资料。我问他,你为何对老爷车感兴趣?他坦言,这是他父亲的遗产,也是一笔文化宝藏,他所做的既是对父亲的承诺,也是对历史的尊重。“那你如何来维持这个藏馆?”拉蒂斯说,他有庞大的资产实力和经营保障作支撑。他带我参观了他的老爷车修复车间,以此证明他的实力可以长年不断地担负起维护这些老爷车重任。

“斯柯达是有历史的。”拉蒂斯告诉我,早在20世纪初,斯柯达在欧洲就是以生产豪华车出名的汽车厂商。作为历史的见证,他领我参观了当时比欧洲其他厂家涉及还要早的斯柯达奢华汽车,不仅有气派,而且在这些车上有不少承袭了欧洲古典建筑流派的风格。令我最感兴趣的是,拉蒂斯提供了1908年就有斯柯达出口到上海的线索。为了证实这一线索的真实性,我向厂方提出查抄确切的资料和证明。由于年代久远,在相关历史档案中有关上海的记录,只不过是记录了当时出口到日本途经上海的信息。车型叫“辉腾”,在年代上也有一点出入。不过,从生产年代上推论,此车在20世纪的20年代出品(出口到日本的‘辉腾’,是为日本皇太子定制的)。当时的商标还是L&K(创办人瓦科拉夫·劳林和瓦克拉夫·克莱门姓名字母的缩写)。

我问斯柯达的豪华车为何也叫“辉腾”?因为我在奥迪博物馆里也看到过名叫“辉腾”的豪华车。拉蒂斯解释,“辉腾”是当时顶级豪华车的象征。不过,20世纪初斯柯达在参加环球旅行时确实到过上海这是事实。这在斯柯达汽车博物馆里有记载。

拉蒂斯是个生意人,但他也是个车迷。在他的老爷车修复车间里,停放有仿制的老爷车,均以赛车为主。他说,这都是为了怀旧,历史上这些车都是赫赫有名的。这与我见到的收藏家不同,拉蒂斯还会动手修车,自己还参加赛车比赛。可以说,他是斯柯达民间收藏的专家。

把历史复活的车迷

今年60岁的徒斯先生从捷克北部特意开着一辆比自己年龄还要大15岁的斯柯达老爷车来到布拉格。此行目的是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这是产于1936年的斯柯达汽车,车名叫蒙特卡罗(MONTE CARIO)。他把车停在查理大桥下,依偎在伏尔塔瓦河边上。

这是一辆应该只能在艺术馆里才能看到精美艺术品。在上午暖色的太阳光照射下,银色车身,楚楚动人,雍容华贵,加上车主一身别致的打扮,留着漂亮的胡子,在古城的衬托下,仿佛时光倒流,如诗如画。

徒斯很乐意将自己的珍爱展示给人看,尤其是愿意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他说,这才是汽车艺术,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有手艺的痕迹,也有那时留下的烟火气。

他说得很到位。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有这番见解不可小瞧,尤其是对车的保养与呵护,看得出捷克人的修养不一般。

提到这辆车,徒斯有点得意。我注意到,除了他特意穿上20世纪30年代的服装之外,还特地把车擦得锽光瓦亮,供人观赏,就像展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那样,流露出几分成就感。他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对这款车发出赞赏和惊讶的神态。

我问徒斯,现在像这样的车还能找得到吗?

徒斯肯定地说,现在全球仅有4辆。就连斯柯达博物馆也未必有。

那你是从哪儿买来的?徒斯说,他是1997年从布拉格一位犹太企业主手里买来的。他回忆当时的场景说,这辆车买来时破旧不堪,仅花了8万克朗,但我却用10年时间,足足用了30万克朗才修复了此车。可以说,是用心血复活了这一辆车。

谈到此车经历,徒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眉飞色舞。看得出,他对此车的珍爱犹如对宗教那般虔诚,同时又显现出他在汽车鉴赏方面的造诣。这款车严格地说是双门跑车,将后尾的门盖掀开,就是能容纳两个人的座椅。设计的精巧与聪明,造型的优美与华贵,即便是用今天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也不落后,很有观赏价值,在设计上比现在的汽车设计还要“性感”。

徒斯的自豪远不止于复活了一辆车,而是再现了一段历史,让捷克车重又恢复了曾经拥有过的辉煌。他对我说,从这辆车上能找到捷克的文化,反映了捷克人的创造能力。

我想,这就是斯柯达的“根”,连一个普通公民都能自觉地维护这个“根”,此品牌还愁没有生命力?

斯柯达设计师很自信地对我说过,他们具有设计豪华和时尚车型的能力,但决不会为设计而设计,一切都会遵循“接受”和“实用”为原则,拒绝华而不实。捷克人的理性并没有被艺术的浪漫所左右,而是从“功能设计”出发尽力挖掘聪敏的智慧。当我在莫尔道河畔看到布拉格竟然能容忍“跳舞的女人”这样扭曲的建筑造型画立时,足以见证捷克人对于设计有着怎样的底气和开放的气度!

捷克是个“俯拾遍地皆黄金”的地方。这里的人不缺审美的细胞,他们对于美的理解并不孤立,而是善于融入生活,将生命的热爱和自由转变成物化的文化。于是,斯柯达品牌在民间的认可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上篇:康桥“血铅事件”教训
下篇:自主品牌还需立足本土市场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