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pc20250508943531a5c01748c2b0efa7a8139a7e18.jpg
近日,多名市民反映,北京地铁八通线土桥站外黑车扎堆,垄断了站外地面换乘,导致正规出租车几乎“绝迹”。记者调查发现,黑车盘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1-09/11/027533.html

等待处理…

黑车“顽症”为何如此难治?

作者 孙仲
2011/9/11

近日,多名市民反映,北京地铁八通线土桥站外黑车扎堆,垄断了站外地面换乘,导致正规出租车几乎“绝迹”。记者调查发现,黑车盘踞土桥站约有两年之久,垄断价格,甚至用暴力手段排斥外部车辆停车载客,而黑车扎堆的原因,除了地铁与公交衔接存在时间断档,相关部门的打击不力也受到市民的指责。(8月22日《新京报》)

今年5月份,北京警方曾公布了关于首都治安问题的调查走访结果,结果显示,黑车是京城百姓最“恨”的一类治安问题。而去年,北京曾开展过黑车专项整治活动。如今,北京地铁八通线土桥站外依然黑车扎堆,令当地市民怨声载道。

可见,在北京,黑车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由此,我想到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北京黑车泛滥的事实既客观存在,也令人深思。作为首都,北京竟然黑车泛滥,而且“重灾区”很多,此起彼伏,令人震惊。一个地方黑车存不存在,以及数量多少,大抵与这个地方的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相关,因此说,北京市有关部门此前的监管工作还是缺失或乏力的。黑车市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个中涉及诸多原因,非常值得思考。

另一方面,对于黑车,还是要从根源上找原因,寻对策。应该承认,北京市有关部门去年开展黑车专项整治活动,打击黑车的决心与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活动结束后,又有所反弹,这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不从根源上找原因、寻对策,光靠阶段性的专项整治,很难彻底解决黑车问题。

为此,提两点建议,供北京有关部门参考。其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和黑车打“持久战”的准备。黑车其实也像弹簧,你管理力度大,它就软,你管理力度小,它则硬。只要有关部门能时刻关注黑车,不断进行监管和打击,不给其生存和喘息机会,那么,黑车必然会慢慢消失。相反,如果管理上紧一阵松阵,就算打击了黑车,可要不了多久,它们又会死灰复燃,继续扰乱市场。

其二,有关部门也应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的车辆能名正言顺地载客经营。所谓的黑车,并不是什么都不可靠的“魔鬼车”,相反,好多黑车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恰恰说明有其独到之处,得到了某些乘客的认可。首先,这些黑车本身证件齐全,安全性能完好,与正常经营车辆无多大差别;其次,它们的服务态度好,价格随行就市,乘坐方便;此外,正规营运车辆太少,满足不了人们的乘坐需求。鉴于这些情况,如果有关部门适当放宽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有意长期从事客运经营业务的车主能够获得经营资格,那么,还会有人再去经营黑车吗?

当然,归根到底,黑车之所以有市场,除了有关部门监管、打击不力以外,正规运力不足还是根本原因。如果各地区公交车、出租车等正规运力非常充足,人们出行很方便,还会愿意去乘坐黑车吗?没人乘坐,黑车自然生存不下去。我想,个中道理并不难懂。

上篇:让市场决定新能源车的方向
下篇:大多数民意就对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