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2/20250201a78bc0f01b7847079dfcd99b326fb14d.jpg
日前,就日本大地震对汽车行业产生“余震”的话题,记者特地采访了在采购供应链领域颇具经验的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 “垂直式”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1-04/10/024711.html

等待处理…

本土车企宣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谈日本大地震引发的供应链危机

作者 林芸
2011/4/10

日前,就日本大地震对汽车行业产生“余震”的话题,记者特地采访了在采购供应链领域颇具经验的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

“垂直式”供应链体系

不会根本性改变

对于现在很多媒体质疑日系供应链体系的零库存弊端是直接导致日本车企减产的主因,陈文凯并不完全认同。他指出,日本车企的减产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其供应链体系出了什么问题,即便是供应链能多备些存货,也只能暂时缓解一两个月。如果当地的交通及电力在一两个月后仍不能恢复,减产的情况一样会出现。陈文凯认为,日本车企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垂直式”供应链体系也不会因地震而轻易发生改变。与美系的那种同时选择2-3家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的供应链体系不同,日系供应链体系的特点是整车企业与其所选择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非常紧密且固定,无论是在市场平稳还是波动的情况下,都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共同发展。虽然这样的合作方式在顺境中不会出现问题,但一旦遭遇突发事件,就会立即遭遇无替代供应商的窘境。然而,日本车企似乎不以为然。因此,即使去年丰田遭遇大规模的召回,这种供应链体系还是得到普遍认可,并且保留下去,从另一层面上来说,这也是该国的民族基因所决定的。

日系在华合资企业

加大国产化并非易事

日系供应链体系不会轻易改变,这对于日系在华的合资企业来说或许更应该尽己所能,未雨绸缪。陈文凯认为,这些合资企业当下首先要做的是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加大零部件国产化,不仅是一级供应商,二三级供应商都要重视起来。因为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很难预计下一次地震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这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地震过后,日系在华合资企业将面临需要通过调配库存来维持正常生产,主要原因在于其合资产品的部分核心零部件自日本进口。据了解,目前日系在华合资企业的车型虽然国产化率还算较高,但仍有约10%的零部件依赖日本进口,尤其是关键部件。而这些关键部件,在地震后大都处于停产状态。“如果关键件无法在中国实现国产化,对于这些日系在华合资企业来说,今后若再次遭遇如地震等突发事件,结果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陈文凯说。

本土车企更宜建立

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

或许对于日系在华合资企业来说,这种局面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但是对于我国的本土车企来说,这次地震所引发的供应链危机应该能带来不少的警示作用。

陈文凯认为,此次地震所带来的最重要警示是,我国本土车企需要立即建立起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这种体系应当以美系为代表的“契约平衡式”供应链体系为主。因为相比日系来说,该体系或许更适合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在原材料突发供应中断时,找到替代供应商救急,使企业能够维持正常生产运营,从而不至于出现类似日系车企那样“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但是,陈文凯也强调,这种运作方式也有其弊端,可能会出现供应商合作时间较短,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出现产品不稳定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本土车企需要特别注意。他也提到,尽管日系供应链体系相对保守,但还是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本土车企学习,特别是车企之间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精神。另外,陈文凯还提醒本土车企应该对企业的产能及产量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及合理的管理,以此来保证企业在市场形势面临危机时能够从容应对。

上篇:“中国供应商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下篇:欧美日韩中汽车供应链管理比较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