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国产汽车品牌被消费者屡屡诟病,深陷“质量门”困扰。
某报文章将B轿车比作了“拖拉机”:今年5月8日某君购买了一辆B车,可不到20天时间,开了还不到1000公里,便出现发动机油管脱落的情况,漏油很厉害,幸而没有发生爆炸。8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B 另一款轿车面临严重的发动机故障。消费者抱怨,“好不容易买辆车,都变成拖拉机了。车启动和行进时噪音很大,有嗒嗒声,车身还有抖动现象。”
笔者以为,这是消费者自己口无遮拦,瞎作比方,严重地侮辱了拖拉机产品的品格。拖拉机怎么啦?拖拉机就应该是劣质产品了?切!
B轿车素以低廉价格而自居。走低廉没错,如果奔驰、宝马们也降下身段,走低廉,市场自然也会乐意接受。B轿车的问题是:为了支撑低廉,降下质量身段,在供应商选择上贪贱不求质,放弃了专业和行业标准,而超低成本运作。企业相继曝出采购部在采购机床时,选择的是临近总部的公司产品,而有B轿车企业内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称,该机床的产品质量及服务均不能满足基本的生产要求,惨不忍睹。这家公司没有生产能力,所有的机床上的东西都是东一家西一家买回来再拼凑起来,但它什么都能做,从人家那里把机床整机买回来,贴上自己的商标再卖给B轿车。
机床产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出来的模具以及零配件的精密度,而汽车模具以及零配件的精密度又直接影响到整车组装时的接缝、整合程度等多个方面,毕竟汽车是由各种零配件组装而成的。B轿车敢用这种机床加工其零部件,“艺低人胆大”,明摆着是砸自己的饭碗。
传统的量产车都是流水线化生产,而B 轿车却走人工路线。你又不是劳斯莱斯,在产量大的情况下,品质自然难以保证,这或许是B轿车总是毛病不断的又一原因,供应商选择不慎重,生产模式又“山寨化”。在售后服务上,B轿车也有值得管理层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车主们对汽车质量的质疑,B轿车4S店还强词夺理,“这是正常的表现,不存在任何问题。”对此,有消费者无奈地表示,“我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B轿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确是正常的表现,不出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我们的一些企业,由于无法和强大的国际跨国巨头争锋,往往无奈地走低端市场,争大众客户,美其名曰:差异化竞争。这本身没错,但是低端市场的客户同样有和高端市场一样的质量要求,汽车和家电产品一样,同属高档耐用消费品,而且行驶途中关乎生命安全,质量底线必须严守,质量观念必须贯穿产品生产的始终。否则,你就不是走低端市场,而是低层次生产。
低层次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叫卖,消费者是要警惕的,因为毕竟汽车还未被列入“三包”产品保护,那你就自我保护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