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汪若英坦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不能掌握核心技术,就不可能实现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更无法把握市场主动权。因此,建立企业自主研发体系,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已成为企业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汪若英认为,成立产品研发中心,早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中之重。他说,中国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为公司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带来了契机。面对挑战和机遇,合资企业的中外投资方的认识逐渐趋同化,特别是KS总部,终于下定决心要调整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在今年6月18日上海举行的董事会上,中外双方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成立产品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的建设主要分三步走,”汪若英介绍说:一是人才集聚。KS将派出有关专家前来上海企业进行业务指导,筹组开发队伍。二是逐步建立产品开发体系建设。如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建立以有限元分析、模拟试验等 CAE 软件为主的工作站以及数据库、试验中心等设施。同时,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等。三是开展“产学研”合作。主要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新产品开发,明年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其开发能力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零部件企业要实现“中性化、国际化、零级化”,这是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目前我们已无退路。建设产品研发中心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汪若英斩钉截铁地表示。(记者 胡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