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车展已经完美谢幕了。
不过笔者认为,要让今年的北京车展真正打上“绿色”的旗号,还需要让车展交通配套服务也“绿色”起来。
车展交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让参展商、媒体以及观众最为头疼的问题。与两年前北京车展交通混乱的场面相比,虽然今年新国展周边已拓宽了道路,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拓宽至双向六车道,但依旧无法负荷繁重的交通压力。
媒体日两天,展馆周边的交通压力已经显现,首都机场高速收费站早早出现了车多行驶缓慢的情况。而且越临近展馆,拥堵现象愈发厉害。主办方特地在新国展和老国展两大展馆间安排了班车。笔者尝试闭馆后在新国展乘坐班车,用了近2个小时才抵达老国展,是平时用时的2倍,颇费周折。另外,不少有车一族前去观展,都感觉到停车位明显不足,短时规划的新停车场又离展馆过远,虽然有免费的短驳车接送,但是,来回折腾费时又费力。
笔者认为,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两大车展之一,北京车展的交通问题如果不能够早日有效改善,必将给其“绿色”车展的印象大打折扣。
笔者建议,今后的北京车展是否也能够在车展观展的高峰日实行自驾车单双号限行,如此一来能有效地缓解展馆周边的交通压力,二来也能够限制人流,让参观者有一个更好的观展环境。同时,主办方应该考虑开辟更多班次的班车接送参观者。幸好今年车展将整车与零部件分开展览,有效地分散了一部分人流,不然,新国展的交通状况肯定还要糟糕。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壮大,北京、上海两大车展已经成为众多海外展商及参观者了解、挖掘中国汽车市场潜力的最佳平台。相对应的,两大车展的交通配套服务方面却一直无法跟进。
近几年来,两大车展的主题寓意都在向绿色、环保、和谐的目标靠近。然而,在亲身经历了今年的北京车展后,笔者仍是无法将其与主办方所期望的主题画上等号。
无论是主办方、展商、观展媒体或是观众,都有义务为创造一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车展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