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半的受访中国消费者表示会在下一次购车时选择替代能源汽车(汽油和电力混合动力车),在日本,有意向的消费者只有1/4,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只有14%。
以上数据并非笔者随手涂鸦而来。就在不久之前,笔者收到一份新闻通稿,称某调查机构日前在对中、美、日三国各1000个样本所做的关于替代能源汽车的在线调查时,得出了替代能源汽车受中国消费者追捧,而在日本和美国市场反响平淡的结论,以上数字则是支持其论点的数据。
或许在几十年以后,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但在现在,却又胜似天方夜谭。
中国目前正在大步迈向新能源汽车时代,各类替代能源车型层出不穷,作为未来汽车工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都对新能源汽车投入了最大的关注和支持。简单说,中国汽车工业寻求替代能源的决心不可动摇,中国未来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势在必行。
只是,现在来说中国消费者多么支持新能源汽车,乃至把美日两国远远抛在身后,怎么看,都怎么像在忽悠人。
普锐斯作为全球第一款上市的混合动力车,自1997年上市,到2008年4月,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估计截至今日,销量应该已经达到150万辆上下,其中,北美地区是第一大市场,在前100万辆中,北美市场大约占据六成份额,日本市场则占据三成。2009年,普锐斯在日本销售近21万辆,夺得新车销量榜冠军。而在中国市场上,普锐斯上市4年,总销量也就4000辆出头,月均销量不过数十辆。
两下一对比,不难发现,积极性最高的市场,消费者买的新能源车最少,而积极性最少的,相反却是买得最多,这还没有把样本数和人口总量挂起钩来,否则SSI得出的这个数据会更夸张。
笔者相信,类似的天方夜谭式的对新能源汽车一味吹捧的调查或言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肯定会有,而且不会少。总有一些企业或机构,为了能吃上我国未来新能源大餐,借用一些所谓“权威数据或言论”为自己需求的目的去造势,也就是俗称的忽悠。而这种忽悠,对于我们目前尚不成熟、未见真正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来说,除了能营造出更多的浮躁来,却是没有半点益处的。相对于鼓吹,目前更需要的是谨慎和稳重,尤其在这几年,市场初起的关键时候。
该机构的另外一个调查数据也很有意思,其称,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替代能源车型时,最看重的是品牌,车型其次,价格最不重要,而日本消费者最关注的则是价格,品牌其次。难道说,中国已经持续了近10年的价格敏感性市场,会因为新能源车的到来就轰然倒塌?或者只能说,这份调查的样本,取样实在是太成功了,随机找到的中国受访者,有一半都不差钱。
最后顺便说一句,在这份新闻通稿中,该机构高层表示,其日本工作团队进行的这项研究旨在评估车主对替代能源汽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