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0/pc202510110fa16cddcda94772ab250ca733d08322.jpg
面对天津、深圳等8城市有意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中汽协明确表态反对现行的汽车限购政策。数据显示,8城市一旦限购,将造成当地汽车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7/21/039129.html

等待处理…

车企到了应对限购的时候了

作者 石轮
2013/7/21

面对天津、深圳等8城市有意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中汽协明确表态反对现行的汽车限购政策。数据显示,8城市一旦限购,将造成当地汽车销量25%左右的下降,直接减少汽车销量40万辆左右,约占国内全年汽车销量比重的2%。

近日,限购的话题十分热,如果天津、石家庄等城市正式实施限购,就意味着限购将正式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如果再出现连续几个城市跟风限购,如果每个城市年需求减少10万辆,那么对于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至于为何要实施限购,这与北京、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背景基本一致,主要是车辆快速增长带来的城市交通负担十分严重,以及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城市空气污染。并且,与其他城市一样,限购消息一出炉,也导致了当地消费者激烈讨论。

毋庸置疑,按照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增速,全国大部分三线及以上规模的城市交通网络对汽车的承载能力在这5年里都将达到一个极限。事实上,现在东部的一些四线县级市在早晚高峰期已经出现拥堵,而很多城市还没有出台具体的交通改善策略。

面对难题,一些地方政府把限购看作是最直接了当的手段。因为缓解交通状况的如公交地铁建设投入、公路改造等首要因素取决于地方的财政实力,对很多原本就债务高企的地方政府,这显然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可以这样说,现行分税制不改革,无法让地方政府享受到汽车保有量增长带来的财政收入快感,就难以遏制更多的城市加入汽车限购行列,因为这种政策是成本最低,也容易在短时间内见效的手段。

看来,限购政策往二、三线城市蔓延将是大势所趋,车企在这种趋势下该做哪些打算呢?

笔者认为,早有限购先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对市场之道值得一些车企借鉴。过去很多年来,不仅中国房地产市场,包括纽约、伦敦在内的欧美主流房地产市场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限制性政策。中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走三条路:第一,进行非本地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就是前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开发,这是一条必走之路。第二,走出去,也就是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来到了中国,而中国也有一些有远见的开发商开始部署自己的海外战略。第三,面对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时候,经济体进行一种自身调整。如兼并重组等,中国房企还出现了一些创新,包括开发了一些概念性的地产,如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

如果把这些搬到车企上来讲,在一、二线城市逐步实施限购的情况下,车企当下需要开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乡镇市场;走出去,花费更大的精力实施海外战略;车企还需要不断关注自己的产品——车,就是要有方向性地升级和创新车型。如果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顺利,能够逐步升温,理论上可以引领车企走出限购困局。

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不要盲目地判断形势,认为小排量车的前景一定很好,因为节能和经济,虽然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但事实上,在获取车牌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汽车消费档次也将被迫“水涨船高”。一方面,档次的“拔高”,将改变原先的细分市场格局,A00、A0、A级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市场份额将让位于在品牌与产品上具备优势的中高级车、入门级豪华车。另一方面,车牌难度的提升,让一车多用的多功能车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这也让MPV、SUV能获取更大的空间,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消费档次的提升,对于中低端品牌来说,尤其是自主品牌,无疑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打击。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限购政策出台后,2011年的细分市场份额与2010年的细分市场有较大调整。其中,A00级轿车在2010年市场占有率为7%,而到2011年市场份额大幅下滑4%,剩下只有3%。A0级轿车市场则基本维持不变,占比17%。A级轿车则大幅缩减了12个百分点,占比从48%下滑至3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级车市场份额在逐步下滑之后,重拾升势,由21%上涨至29%,提升了8个百分点。C级轿车上涨更是迅猛,达到一倍,由7%的份额提升至14%。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多支出一笔费用,购置级别较高、空间较大的车辆,以满足家庭、商务等多样化的需求。

上篇:“世界500强”排行榜:让企业了解行业中的格局变化
下篇:车企多元化投资不可取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