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曾经有个怪才,将迈克尔·杰克逊的名曲“beat it”改编成“被逼的”,并以MV的形式在网上传播,整首歌贯穿以中文演绎的“逼的、被逼的”,初看时不免莞尔一笑或者是捧腹大笑,但看过之后,却也不免颇多感触。这个社会上,很多事情,不正是被逼出来的吗?
若干天前,广州市政府正式公布汽车限购令,有媒体质疑,此前几个月,广州市官员还就此事表态说广州不会搞什么限购或是限行,为何仅几个月时间就180度大转弯了。广州市常务副市长近日回应称,出台汽车“限牌令”是出于突出的交通矛盾所迫,换言之,政府限购汽车,是被逼的。
限购汽车既然是被逼的,那么,发展汽车产业,不妨大胆联想一下,是不是也是被逼的呢?回想到几年前,某企业在广东新厂奠基,一领导坦言,发展经济,不搞房地产、汽车怎么行。似乎也能解释得通,搞汽车产业,是被GDP目标给逼的。
这边逼一下,汽车产业上马大干快干,那边逼一下,地方政府就限购限行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再逼一下,新能源车奔着50万辆就冲过去了。
7月9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规划出台第二天,相关部门就对规划进行了解读,与其说是解读,不如说是一针预防针。有关领导表示,要完成2015年累计产销50万辆的目标,从目前的状况看有相当的难度,极具挑战性。其次,对于我国新能源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从领先、弯道超车,在口径上变成了“起步阶段”和“追赶”。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个累计产销50万辆基本是无法实现的。据中汽协不完全统计,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8368辆和8159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525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44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81辆。保守来看,今年新能源车的产销量能与去年持平就不错了。换言之,还有3年时间,我国要从平均年产销8000多辆新能源车,一步跨越至年均产销15万辆,才能实现累计产销50万辆的目标。
结合现有实际,再怎么来看,这累计50万辆产销也不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规划出台后,紧接着预防针也就打上了。
可问题是,为什么有关部门要出台一个根本完不成的规划或目标呢?或许,有关部门也是被逼的。从前几年开始,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国内高歌称颂的调子长期占据了舆论的主流,单从数字来看,这次的50万辆相比前几年的上百万辆,已经是缩了很大水了。与其说这次新能源规划是一份规划,还不如说是对前几年夸大言辞论调的一次收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