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9/pc202509291052f9576ad344e88bf4507ac2b8bef7.jpg
当方向盘震动、语音警告、强制降速,甚至是靠边停车成为标配,智能驾驶的狂飙时代被踩下急刹车。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10/05/038604.html

等待处理…

史上最严智驾新规来了

2025/10/5

当方向盘震动、语音警告、强制降速,甚至是靠边停车成为标配,智能驾驶的狂飙时代被踩下急刹车。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监管层对车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硬性要求:

强制警示与接管:当系统监测到驾驶员出现脱手、闭眼、睡眠或其他脱离动态驾驶任务的行为时,必须立即采取多层次、强干预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语音警告、方向盘震动、车辆限速、强制靠边停车、直接禁用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目标是确保驾驶员能及时接管车辆,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信息透明,杜绝误导:车企必须在车辆App显著位置、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主界面,以及用户手册中清晰、醒目地展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严禁“开后门”,功能不可关闭:新规斩钉截铁地规定,企业不得通过任何用户操作或系统逻辑设计,主动关闭驾驶员监测、警示和处置功能。

严打OTA“暗箱操作”:新规要求严格执行OTA活动分类管理,未经备案不得升级,不得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等。

宣传戴上“紧箍咒”:通知严厉规范车企的宣传行为,要求其提供的关于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和边界的信息必须真实、全面;禁止虚假宣传、夸大系统能力(如过度渲染“自动驾驶”);禁止在系统命名和营销中使用模糊、误导性词汇(如暗示可实现自动驾驶的名称)。

业内人士称:“这相当于给所有L2+级别系统的开发戴上了‘紧箍咒’。用户体验的优先级必须让位于绝对安全,很多‘激进’的功能逻辑和宣传话术要彻底推倒重来了。”

业内普遍认为,新规将带来几大深远影响:成本上升,将显著增加单车成本;功能“降级”,用户体验在短期内可能受到影响;宣传“降温”,宣传口径将被迫回归理性和保守;行业洗牌:技术储备薄弱、安全投入不足的车企将面临巨大的合规压力,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甘霖)

上篇:为智驾设定安全门槛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