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9/202509290618789d682a40a7874d6fbda9f1b15d.png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启动了公开意见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10/05/038603.html

等待处理…

为智驾设定安全门槛

2025/10/5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启动了公开意见征集。

该标准要求,车辆每次启动或点火后,必须验证驾驶员是否已接受相关使用培训,确认无误后方可激活系统。

在行业专家看来,《规范》出台填补了我国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标准上的空白,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管及后续问题追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手眼脱离,暂时禁用

《规范》从“提升产品性能”“强化安全保障”和“规范使用流程”三个层面构建了“三重安全防护网”,全方位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性能,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规范》特别强调,系统必须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功能。系统激活期间,一旦驾驶员出现手部或视线脱离的情况,系统应立即发出提示和警报,并在驾驶员未及时响应警报的情况下,可控地退出激活状态。若因驾驶员手部或视线脱离导致系统执行风险缓解功能,或驾驶员多次出现手部或视线脱离的情况后,系统将在一定时间内禁止驾驶员再次使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规范》严格界定了系统的“设计运行条件”,要求系统仅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激活。针对不同功能(如单车道、多车道、领航辅助等),设置了包括人机交互、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记录等在内的全面安全技术要求,并构建了包括场地试验、道路试验和文件检验在内的多层次验证方案。

对于领航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为确保系统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时符合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预期,《规范》要求系统具备限速控制辅助功能,并明确规定系统不应在实线处执行换道等操作。

“强制性国标”成为迫切需求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已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重要参考因素。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配备组合式驾驶辅助技术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到775.99万辆,同比增长为21.31%,市场渗透率高达62.58%,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6.5个百分点。

然而,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也随之浮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性能标准,受感知技术方案、控制策略及人机交互逻辑不同的影响,各车型的组合式驾驶辅助系统在复杂路况,如混合交通、道路施工等场景中的表现差异显著。这不仅会导致用户对功能边界产生误解,形成过度依赖,还可能对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在营销环节,存在营销信息与实际使用风险不匹配的问题。部分企业在宣传时夸大其词,使用“高级智能驾驶”“全程无需接管”等误导性表述,模糊了“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界限,忽视了系统的局限性,导致部分驾驶员放松警惕,出现长时间脱手驾驶、分心等危险行为,进而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此情况下,加速制订组合式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底线标准,明确宣传界限,已成为监管部门、行业及公众的共同期望与迫切需求。(李莉)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史上最严智驾新规来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