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202508011e0dc257c82b406e9b2ec304602d9003.jpg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海势头强劲,不仅体现在销量增长,更在于模式创新及全球布局深度。面对世界各国日益严格的区域性法规,海外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8/03/032376.html

等待处理…

中国车企出海:创新与暗礁

2025/8/3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出海势头强劲,不仅体现在销量增长,更在于模式创新及全球布局深度。

面对世界各国日益严格的区域性法规,海外KD(散件组装)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车企破局的关键策略。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中国乘用车出口相关数据,2024年,中国乘用车KD出口规模约100万辆,约占整体出口规模的20%。

规模跃升,全球布局

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出口55万辆。比亚迪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上半年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同比暴增80.6%。上汽依托其成熟的“全球+本土”组合战略,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为49.4万辆,同比增长1.3%,海外销量已累计突破600万辆。吉利也在加快全球化进程,并且呈现出体系化推进态势,今年上半年海外累计销量超18万辆。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汽车品牌不再局限于销量本身,正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发展至海外建厂、与海外车企建立合资公司、反向技术输出的阶段。

去年4月,奇瑞和西班牙EV MOTORS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其在欧洲的首家合资工厂。据悉,奇瑞计划投资约20万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55亿元)在越南建造工厂,预计于2026年完工。

比亚迪也在全球多点开花:泰国工厂已于去年7月竣工投产;印尼工厂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匈牙利工厂预计在今年内投产;土耳其工厂也计划于2026年年底投产。本月初,比亚迪位于巴西的乘用车工厂迎来首车下线。比亚迪还向海外输出包含“电池工厂+充电网络+储能系统”的能源生态,如在智利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匈牙利配套建设电池基地等。

未来三年,上汽将依托电动智能技术,推出17款全新海外车型。区域布局方面,上汽在欧洲筹建工程中心,在东南亚则建设KD工厂,在非洲以埃及、摩洛哥、南非为战略支点,实现区域联动。

早在2017年,吉利在白俄罗斯的首家海外工厂就已投产运营。吉利泰国新工厂预计于2026年投产。吉利还与雷诺巴西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相比传统车企出海,新势力车企的出海则具备更明显的“反向技术输出”特点,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是其中的典范。与大众集团战略合作,助力小鹏在2024年成为新势力车企出口销量冠军。在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中,Stellantis贡献其分布于欧洲、中东地区、拉美地区的成熟渠道与服务体系。

关税壁垒、“卡脖子”博弈

当前,势头迅猛的新能源汽车,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贸易阻击。除了关税之外,新一轮油耗法规升级浪潮、碳排放新规、本土化生产回流政策,以及围绕核心技术和资源的“卡脖子”博弈等诸如此类的壁垒编织了一张精密而排外的贸易保护网络。技术壁垒与政策壁垒交织,人为设置的障碍正不断抬高中国汽车叩开海外市场大门的成本。

如果将中国汽车的全球化征途喻为一场远航,那么关税壁垒、技术藩篱、品牌认知短板等均是绕不开的暗礁,从被迫调整航向到坚定技术出海、深耕本土化,再到对未来的布局——中国汽车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摘编自盖世汽车)

上篇:没有了
下篇:汽车上半年出口超300万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