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03f287b815b3f14c54a2d48881690251a5.jpg
3月27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上汽集团面向未来的改革逻辑与技术蓝图。 锻造“能打仗”的干部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4/06/026188.html

等待处理…

锻造“能打仗”的队伍 追求让消费者安心的智驾

本报记者 李修慧
2025/4/6

3月27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上汽集团面向未来的改革逻辑与技术蓝图。

锻造“能打仗”的干部队伍

“干部的关键不是年龄,而是能不能‘打仗’,更重要的是要‘打胜仗’。”贾健旭的这句话,成为上汽新一轮组织变革的注脚。面对智能化与电动化的行业变局,上汽选择从内部动刀,打破传统车企的“部门墙”。

2025年初,上汽启动“大乘用车一体化”改革,将旗下自主品牌整合至统一作战体系。贾健旭亲自挂帅大乘用车板块执管会主席,推行“一个目标、一个预算、一张表”的管理模式。这场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组织效率与市场反应速度。

为匹配新战略,上汽同步推进干部年轻化与实战化。一批“能打仗”的年轻骨干被委以重任,竞聘上岗机制全面铺开。“我们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贾健旭强调,干部选拔不再唯资历论,而是以结果为导向,确保战略执行不“掉链子”。

站在领先企业的延长线上

“我们必须站在领先企业的延长线上,绕到前面去。”贾健旭的这句话,道出了上汽的下一步产品策略:追求让消费者安心的智驾平权。

有过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两方面经历的贾健旭,对上汽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有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他也在这里看到了上汽的优势。“上汽有全中国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华域。上汽能通过主被动安全的深度协同,打造全场景安全体系,这将成为“智驾平权”时代的核心护城河。”

“安全不只是硬件指标,而是整个主被动安全系统要握手、打通、互认。”在贾健旭看来,智能驾驶的竞争已从功能堆砌转向体系化能力建设。

他认为,智能驾驶安全技术有“三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冗余系统和传感器实现“不怕撞”;第二阶段以感知、决策和控制融合做到“不会撞”;第三阶段打通主被动安全系统,确保“撞了也不怕”。

这一战略直接指向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2026年,上汽将实现L3规模化应用。”贾健旭透露,上汽新一代整车平台已为L3预埋架构,无需额外改造。他特别强调,上汽的L3目标不是技术展示,而是“消费者愿意买单、车辆能批量上路”的商业模式。

全自动驾驶的“终局思维”

“产品定义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流程推演。”贾健旭多次提及“用户定义”的重要性。他直言,过去上汽部分车型是“从流程里出来的”,而非真正源自用户需求。为此,上汽重构产品开发流程,要求每款车立项时必须由用户调研支撑,营销团队与研发部门全程协同。

这一变革将在荣威品牌首款AI汽车上得到实践。该车型从定义阶段即引入用户共创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真实用车场景,将高频需求转化为功能设计。“工程师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理解市场。”贾健旭要求技术团队不仅关注参数,更要思考“什么样的技术能创造商业价值”。

上汽与地平线、Momenta、华为、大疆等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合作,打造“智驾全家桶”。上汽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布局,深度掌控智驾安全系统,实现数据、ADAS信号全面共享与打通。“L3自动驾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成本,核心就在于冗余设计。为确保安全,冗余必不可少,而谁能将冗余优化到极致,谁就能占据竞争优势。”

“75%-85%的新车将在未来十年实现全自动驾驶。”贾健旭预测,届时汽车竞争将聚焦个性化体验。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一季度销94.5万辆 上汽产销回升向好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