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3/202503076e4ef45290ef4f2880b33755367e7bb3.jpg
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3/09/025340.html

等待处理…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迎来重大利好

2025/3/9

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事实上,在政策、技术以及监管等多重因素助推下,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企业均在加速实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这场由政策、资本、技术共同驱动的产业风暴,正在重构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底层逻辑。

政策监管日趋完善

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产业报告(2024版)》显示,2023年,国内回收退役动力电池62.3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120万吨,2030年将达到600万吨。更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400亿元。

随着废旧动力电池报废潮逐渐来临,政策层面的管理日趋完善。

据悉,国家先后颁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等一系列文件。

整体来看,目前已经基本形成“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一整套政策体系和制度。而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也制订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政策。

此外,工信部更是通过“白名单”制度构建了行业准入门槛。

企业布局项目加速实施

前不久,宝马集团宣布,2024年回收超2000吨电池原材料,让退役电池也能“再就业”。全国所有宝马4S店解锁电池回收网点“全成就”,并在全球建立了电池回收中心。

2024年10月,广汽集团发布消息,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梯次二期、储能系统、零部件再制造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广汽集团全面打通了包括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储能系统、零部件再制造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优湃能源将围绕“锂矿+基础锂电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储能及充换电服务+电池租赁+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展开全链条布局。今年2月,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增年处理10000吨电池再生循环利用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受理。2024年11月26日,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再生资源集团缔结了合作协议。

全球监管正在倒逼产业升级。欧盟出台了《新电池法案》,修订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规则,前者对电池及其原材料回收率、回收原材料使用率,以及碳足迹管理等指标设置了不同时间点的执行标准,后者要求根据产品和原材料计算产品总碳排放量,并基于欧洲碳市场价格确定需要补缴的“碳关税”额度,二者在客观上对中国企业制造了新的“绿色壁垒”。据悉,在双重压力下,比亚迪在匈牙利、宁德时代在墨西哥的海外回收基地建设进度提前了6个月。(摘编自盖世汽车)

上篇:没有了
下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加速推进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