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2/8/202208274a48412225e840f99c50a4c9321801b5.jpg
智能化领域已成为各大品牌争相逐鹿的重要赛道。对汽车厂商而言,研发创新仍需围绕用户体验展开,更好地将科技配置与用户价值相结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2-08/28/012576.html

等待处理…

科技配置市场渗透率提升显著

本报记者 甘文嘉
2022/8/27

智能化领域已成为各大品牌争相逐鹿的重要赛道。对汽车厂商而言,研发创新仍需围绕用户体验展开,更好地将科技配置与用户价值相结合。同时,厂商也应在用户培育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先进技术配置整体渗透率提升

J.D. Power近日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汽车行业先进技术配置的整体渗透率提升显著,消费者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先进技术配置的总体体验满意。

而智能驾驶在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体验满意度均不及智能座舱,并且消费者对界面的满意度出现了下降,反映出智能驾驶渗透市场的过程中,消费者对配置的功能性更加重视。汽车厂商在提升智能驾驶渗透率的过程中,需更加关注提升智能驾驶配置对用户的价值。

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和用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因素。其中,信息娱乐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拥车体验的重要性仅次于车辆性能而高于驾乘舒适性。

随着智能化的推进,一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先进技术配置,如智能座舱类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目前已有大约80%的汽车可以提供语音助手、OTA升级、行程记录评估等配置。在智能驾驶方面,已有超过一半的车型可以提供拥堵辅助驾驶和倒车侧方预警,提供遥控泊车和透明底盘的车型比例也在翻倍增长。

最满意数字钥匙

J.D. Power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结果显示,车载语音助手在去年就处于早期采用人群阶段。今年,车载语音助手装配率出现了比较大的增长。同时,配置的再购意愿和功能表现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说明消费者已经比较认可语音助手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下一阶段的竞争可能会在可靠性、便利性和价格上展开。

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结果还显示,在豪华品牌中,用户体验最佳的先进技术配置是数字钥匙,最不满意的先进技术配置是车内手势控制。在主流品牌中,用户体验最佳的先进技术配置是透明底盘,最不满意的先进技术配置是人脸识别。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钥匙,目前正处于被早期采用者接纳的阶段,虽然装配率增长不明显,但是其功能表现和再购意愿处于高位。如果在这一阶段向用户证明产品的实用价值,将促进数字钥匙快速地渗透到市场中。

在智能驾驶方面,有些功能不易理解或者难以使用。

遥控泊车因为用户不知道如何使用而不用的比例很高,说明这个配置有比较高的学习门槛。经过经销商的辅导后,用户对遥控泊车的接受度、满意度迅速提升。

如何利用有效的学习渠道对用户进行培训和辅导,让厂家避免新技术价值流失。对于厂家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允许容错关键在迭代

什么是好玩的智能座舱?广汽埃安在汽车座舱里设想了两个年轻人喜欢的功能:一个是可移动的KTV,可一路随行放歌;另一个是5G抖拍,可一路拍摄并发送抖音。在产品投放之后,原本看好的5G抖拍却不怎么受欢迎,而之前不被看好的移动KTV反而成为年轻人的最爱。通过后台监测到,一些消费者下班后要在车里唱一小时KTV才回家。埃安APP乘势开卖定制的麦克风,几乎一上架就售罄。

年轻人大多喜欢玩游戏,但起初广汽埃安认为在车内玩游戏可能不受欢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广汽埃安开发了汽车游戏,在定制了游戏手柄之后,发现很多人也是下班后打一会儿游戏才回家。

对此,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深有感触地表示,从用户体验的最初设计到后面的用户检验是一个迭代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容许试错,需要与用户有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互动,不断迭代。

做减法,面面俱到就是平庸

汽车消费者的需求一般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基本需求,如安全、可靠、节能、便利,这是首先需要保证的;第二是用户的核心需求,要能够快速地满足;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客户最需要的亮点需求,或者是产品魅力体现,要满足客户更惊艳、更爽的需求,这个需求要分级管理。在列出所有用户体验需求后,并不是说所有需求全部要做到,也不可能全部能做到,面面俱到就是平庸。

汽车上到底有哪些应用是最常用的?研究发现,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导航,为什么现在大家还在使用手机导航?因为汽车导航还不够精准和快速。第二是智能语言的应用,如情感的交互、K歌、听音乐等。第三是玩游戏。

用户需求分级后,对于用户的一般需求,不必做到5分。而对于用户特别在意的需求,要抓住重点,比如以上三大需求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将好的体验内容通过迭代越做越好。

上篇:没有了
下篇:酷热影响产业链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