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7/3/201703040e9025e0f6a54a299ab69e7aafd12f13.gif
几十年前,我们还生活在一个一切都是程式化的世界,很难想象眼下订购一台iPad时,能享受背面免费激光刻字服务;美甲店没有喜欢的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7-03/05/002806.html

等待处理…

“定制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者 实习生 林安东
2017/3/4

几十年前,我们还生活在一个一切都是程式化的世界,很难想象眼下订购一台iPad时,能享受背面免费激光刻字服务;美甲店没有喜欢的色卡时,能提出要求,自己调色;就连珠宝设计师都能按照你的最终幻想“变”一个出来。

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太多商品的外观、功能、包装、销售过程等都在逐渐变得个性化、多选择。这种个性化和多样性能为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的私人元素,让消费者得到更大的满足。

因此,定制的消费模式正越来越成为市场趋势。

定制化是生产“返祖”

时装设计师Giorgio Armani曾说:“这是一个时装业集团化经营、全球化发展,却又非个性化设计盛行的时代。但正是现在,我坚信,谨记时装设计的初衷至关重要,那就是为每一位个性不同的人制作舒适合穿的服饰。”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时装,更适用于所有的产品与服务。

定制化生产正是这种对于初衷的反求。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提出商界的“返祖现象”,即品牌返祖、传播返祖和渠道返祖。定制化生产可以称之为一种生产“返祖”。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定制”在本质上是消费升级的表现。从企业角度来说,中国市场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转化为买方市场,如何让企业和消费者建立长久的关系,深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定制化能为顾客带来最大化的顾客价值,这让消费者印象深刻。

定制化可以识别并满足不同时间段、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及消费者满意度,还能使企业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比如,海尔、美的等家电品牌近年来推出的家电定制服务就可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定制不同的产品。“是否添加wifi功能?”“定频还是变频?”……,用户只需在网上按照喜好定制这些选项,定制出来的家电便会送到用户手中。这比原先“家电厂提供什么,你只能买什么”来得更加灵活,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想法。

定制化的生意不好做

在如今定制化如此受欢迎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纷纷加入了定制化的浪潮,但其中不乏失败者和浑水摸鱼的人。

2015年,线上牛仔定制品牌Getwear宣告倒闭。创始人Yaakov Karda发表了一篇长文总结这门生意为什么失败。除了前期投入资金过多、扩张过快、市场定位有误等原因之外,Yaakov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对于定制的需求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

无独有偶,在众筹网起家并被普遍看好的定制西服店Tomboy Tailors在2016年悄然倒闭。这是一家为女同性恋者、变性人士,以及所有乐于表达独立自我的女性群体开设的服装店。原本在这些人群中,Tomboy Tailors很受欢迎,但是收到了来自消费者的各种抱怨。

“Tomboy Tailors的生意本来是个不错的创意,但我很失望。之前我用575美金预订了两件衬衫和一件马甲,其中一件衬衫的面料根本就不对,而马甲就从来没出现过。”一位消费者在点评网Yelp上留言说。

还有一位消费者则洋洋洒洒列举了十个不会再购买Tomboy Tailors衣服的原因,其中包括“无客服应答”、“退款逾期”、“定制无法如期交货”、“测量数据出问题”等。

从这些抱怨来看,Tomboy Tailors关门的最大原因就是其自身的经营不善,消费者并不随波逐流,不是你“画个好看的饼”就能填饱的。

而这两年十分火热的定制家居行业,则是定制化“浑水摸鱼”的典型。

有些店面虽然打着“定制”的招牌,但店内连专业设计师都没有。尤其是在低端家具市场,一些商家名义上是在经营定制家具,实则是由当地木工自己制作一些劣质产品。此类产品不仅毫无设计感可言,而且质量与售后均没有保障。

消费者选择定制家居产品很大程度上看中的是个性化的优质产品,而这些不良商家的低劣产品无疑使得定制家居产品这一块“水很深”,许多消费者只能望而却步,从而选择传统的量产但品质好的家居产品,颇有一种“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无奈。

不难发现,专营定制化的品牌很难做大、做强。比如,手机应用商城里涌现出大量专营定制化服装、生活用品的APP,但是真正有人访问并参与定制的寥寥无几。

行业内鱼龙混杂,消费者难以甄别真伪,定制化产品或服务反而会受到冷落。

定制化考验企业硬实力

定制化产品最终是为消费者提供“所想即所得”的产品,还是昙花一现的炒作噱头?考验的是一家企业或公司对产品态度和诸多方面的实力。

如果我们把用户需求分成表面上的需求和内在真正的需求的话,表面上的需求就是用户说出来的那些产品的规格、材料、颜色等,如果按照客户自己的描述,每个用户说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

但在笔者看来,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定制化产品或服务只是满足了用户表面上的需求,这还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定制化,没有涉及生产体系的变化,也没有达到模块化生产。

而在往深层次定制化的探索中,汽车行业提出了新的思路。有业内人士认为,大规模定制化是深层次的定制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模块化生产方式,需要对研发、采购、生产等流程进行系统改造。

例如,上汽大通首款定制SUV D90就是围绕用户这一中心,其将贯通研发、制造体系,实现造车过程的全透明化。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在产品架构定义、整车性能、子系统开发、产品验证、后续产品配置、价格定义等造车的各个阶段与用户充分沟通,并实现其对汽车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大规模定制化可能只是我们迈向深层定制化的第一步,还不是定制化的最高阶段。

最终阶段的定制,应该是根据消费者的一切需求,企业快速反应并且迅速生产,不再是简单的模块和选项。随着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快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汽车行业不能盲目追赶定制化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