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在打车软件及专车服务被炒得热火朝天的同时,拼车概念也在国内迅速发酵,AA拼车、嘀嗒拼车、微微拼车、爱拼车等30多款拼车APP群雄逐鹿。1月20日,微微拼车宣布进军上海,并打出首次拼车乘客仅需1元的旗号。目前,微微拼车已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开展业务。
正规军进军拼车市场
拼车,作为除公共交通、出租车和私家车之外的第4种交通方式,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拼车能够减少拥堵、节能减排,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公共交通压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出行方式。但是,在没有移动互联网和O2O模式迅猛发展而生的拼车软件之前,拼车一族往往只能通过各大社交论坛发布拼车及求拼车信息。由于没有挂靠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来保障车主和乘客的安全,且一些司机存在从中牟利、涉嫌非法经营的行为,早些年的拼车一度被交管部门界定为黑车。前不久,专车也被上海、北京等地定性为黑车。那么,如今市面上大行其道的拼车软件是否会受此影响?对此,微微拼车董事长王永说,相比从前,如今的拼车公司大都是正规军,在用户注册拼车软件APP 时,都会对其身份进行严格审核。根据《小客车合乘指导意见》,拼车对象必须为出行路线相同的人,且车主和乘客均有正当职业。同时,为了避免黑车有机可乘,微微拼车严格限制车主每天的接单数量必须控制在3单之内。另外,大多数的拼车平台都为车主和乘客购买了拼车险,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的安全。
拼车是一种减价模式
那么,相比专车,拼车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王永说,专车和拼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专车是租车的变种或者升级,而拼车则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专车不涉及社交元素,而拼车体现着强烈的社交元素。另外,专车是一种加价模式,在急需用车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司机加价的行为;而到达目的地后,凭软件粗略地计算定价,也有可能会出现加价行为。而拼车则是一种减价模式,拼车给出的参考价格原本就低于出租车,当拼车的人越来越多时,拼车费用也会越来越低。随着价格的走低,它能获得的用户也会很多。
以北京市场为例,目前北京大约有私家车450万辆,出租车大约有6.67万辆,如果私家车中2%的车主参与拼车的话,这个数字就是9万辆,已经大于出租车的总量。试想,原来巨大的空驶群体,全都变成了社会公共运力,这对于交通压力的缓解和节能减排的贡献不言而喻。
在目标对象方面,专车与拼车也有本质的区别,专车面向的是高端商务市场,而拼车面向的是中端收入人群。譬如微微拼车,其就把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于小资和白领,这部分人群大多为普通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的用车需求很大。
拼车软件目前接单率不高
尽管拼车软件的市场布局速度正在加快,但与同样是在去年年初火起来的专车服务相比,目前各大拼车软件的接单率不高。以北京市场为例,微微拼车在京的注册用户数为10万人,日高峰合乘订单量大约为2000单,搭搭拼车日高峰订单量还不到100单,而滴滴专车日高峰则能够完成订单15万单。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拼车信息匹配度不高,二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记者曾尝试下载过某款拼车软件,输入早晨7点的出发时间,从位于上海中环附近的家中到南京西路附近的单位,但是发送了两天的求拼车信息,都没人响应。记者分析原因,有可能是时间太早,与多数上班族的出行时间不匹配;也有可能是搜索的范围太大,有些车主即使是去同一个目的地,但由于出发地不在中环附近,因此不愿意接单。
在网上,记者也搜索到一些使用过拼车软件的用户反馈。有用户表示,主要是时间上的匹配度不高,有些单位下班晚,但是接单的司机却表示需要提前1小时出发,难道为了省钱向公司请假?记者建议,拼车公司在软件开发方面,能否做些改进?比如采取乘客无需提前约车,只需设定出行上车点和下车点。当在上车点附近的车主收到拼车信息后,如果目的地顺路,可以与乘客通过手机摇一摇联系,这样能大大提高匹配率。据悉,现在各大拼车公司也在软件的技术上进行了逐步优化。比如,微微拼车与清华大学电子系实验室合作开发了基于地理网格系统的匹配方式,该系统能将一个城市划分为若干格子,凡是路线经过的格子,都可以和临近人匹配,能大大增加成功拼车的可能性,并能在用户提供有限信息的情况下,比如仅有起点、终点和时间的条件下,给用户一个满意的匹配。该技术已在微微拼车最新的2.0版本中被使用。
除了拼车信息匹配度不高外,缺乏彼此间的信任也是造成拼车软件接单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于去年年初上线的哈哈拼车平台目前已基本停止运营,现在该公司专做51专车,原因是专车被大家接受的程度更高,而拼车这种模式,要建立起车主与乘客之间的信任感,还需漫漫长路。虽然,目前市场上拼车软件都设置了基本的审核流程,要求车主和乘客上传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但是,对于车主的驾驶技术如何、车况到底怎样都没有查证。因此,不少乘客对此仍心有余悸。特别是一些女性乘客,她们更希望能够预约女性车主,虽然这样能够扫除女性乘客的顾虑,但也会大大降低拼车的匹配率。(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