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为半导体企业带来了不少商机。同时,中国未来汽车市场庞大且具有潜力。因此,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成了国际半导体巨头的必争之地。近期,在意法半导体汽车电子技术日中,意法半导体高层云集上海,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采访中,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纪衡华表示,中国是意法半导体汽车产品部业务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意法半导体十分注重中国市场,并希望持续保持中国领先的汽车半导体厂商的位置。
炙手可热的中国市场
据Strategic Analytics统计,2013年,中国平均每辆汽车所装载的半导体产品总价值为191美元,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每辆车281美元。另外,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呈现出高端化趋势。2013年,全球奥迪A6的销量在奥迪所有车型销量中占比19%,而中国为34%,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豪华汽车和配置齐全的车型。这都将有效拉动半导体销售收入的增长。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每年在全球收入保持着7.8%左右的复合年增长率,而在中国,意法半导体复合年增长率为15%,几乎是全球的2倍。”Marco Monti说。
中国汽车市场中所蕴藏的商机早已吸引了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飞思卡尔半导体等国际巨头的目光,纷纷在华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据纪衡华介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意法半导体在中国拥有10个销售处,并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设计中心。
聚焦安全、互联、节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深入,安全、互联、节能成了半导体在汽车领域的新增长点。
无人驾驶是智能化汽车的终极目标,而主动安全技术是无人驾驶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主动安全领域,汽车电子稳定系统、防碰撞系统、盲点预警系统等应用将驱动雷达、传感器、视频处理器的增长,随之将带动半导体芯片的增长。另外,车联网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所谓车联网,就要实现车与人的互联、车与路的互联,以及车与车的互联,而这一切的互联都需要依托半导体芯片来实现。由此可见,助力主动安全技术的ADAS芯片以及助力车联网技术的V2X芯片组将成为汽车半导体厂商研发的方向。
同时,在环境压力下,节能成为半导体产业的又一增长点。据纪衡华介绍,意法半导体提供各种发动机管理解决方案,如应用于WT(可变气门正时)和GDI(汽油直喷)的芯片,又如应用于发动机启停系统的芯片,这些都是节能减排的有力助手。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也成了半导体企业的新机遇。Marco Monti指出,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子化程度是传统汽车的3倍以上,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这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商机。
需满足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
中国汽车市场好比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人人都想借此饱餐一顿,但这块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分得的。国际半导体行业巨头若想抢滩中国市场,就必须根据其特殊需求做出改变。
据统计,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车型平均研发周期为2~3年,而欧洲通常是5年。所以对于半导体供应商来说,就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可靠性的同时,对如此快的节奏做出及时的响应。
另外,Marco Monti指出,在中国必须走多条创新之路,一种是基于系统的创新,而另一种是基于成本的创新。基于系统的创新是将产品配套于高端车型,然后逐渐渗透至低端车型,其关注的是性能,成本并不是重要的考量。而在中国,其对于成本的诉求更高,因此需要基于成本的创新,它的驱动力来自对产量的需求,强调的是性价比。
这种全新的创新模式所研发出的产品是从低端车开始应用,并逐渐向高端车迈进。而半导体企业基于成本的创新将使低端汽车不再低端,成为配备齐全的高性价比汽车。“当然,这种创新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而是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利润。这需要我们把最先进的技术、最优的生产管理、最前沿的产品带到汽车产业里面。”Marco Monti说。(记者 阮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