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10962d2caa27354ea98bcbd966172c2caa.jpg
11月3日,一辆载有40多名乘客的上海一旅游客运公司大巴,驶至洋山岛东海大道能源路西300米处时侧翻,造成车上人员6死43伤的惨剧。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11/16/026463.html

等待处理…

司机“盲驾”当入刑

作者 张伯顺
2014/11/16

11月3日,一辆载有40多名乘客的上海一旅游客运公司大巴,驶至洋山岛东海大道能源路西300米处时侧翻,造成车上人员6死43伤的惨剧。经查,酿成这次悲剧的原因,是司机弯腰捡拾掉落手机时,车辆向右偏离,碰擦道路右侧时,又向左急转方向,致使车辆失控侧翻,结果当场夺走6条人命。公安部门已经对涉嫌交通肇事的司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类似上海“11.3”因司机玩手机导致车祸的人命惨剧,各地屡有发生。9月5日,南京一辆大巴沿X204线行驶至句容路段时,司机7分钟内4次掏出手机,低头看39次,每次看1秒左右,长的一次近2秒钟,甚至双手完全脱离方向盘,操作手机,最终在一十字路口,将一名72岁骑车老人,撞出15米远,老人当即身亡。此前,南京一司机驾车低头看微信,几秒钟工夫,一声巨响,撞倒一骑电动车的18岁男孩,男孩顿时离开人世。随着手机普及、智能手机流行,低头族出现在驾车族中,已司空见惯,呈蔓延之势。路人也好,乘客也罢,见驾车者玩手机,均有胆战心惊之感。

交警部门将驾驶中玩弄手机或手持其他终端而分神行驶的行为,称之为“盲驾”。盲驾不只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更是拿他人生命开玩笑。“盲驾”,特别是出租车、大巴、公交车及货车等涉及公共安全的营运车辆驾驶人的“盲驾”,与已经纳入刑法的“醉驾”一样极具危害。交警分析说,假如一辆车以6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时,司机低头看手机3秒,相当于盲开50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20米,就算司机反应再快、驾驶技术再好,都没有用,出事故是必然的。此前央视曾经报道,开车看手机造成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时的23倍;开车打电话酿成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时的2.8倍。可见,开车低头看手机是安全驾驶的大忌。

虽然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交规,对司机驾车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处罚有明确规定(一次记2分,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但处罚太轻,威慑力不大,收效甚微。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盲驾”比醉驾和毒驾(吸食毒品或兴奋剂以后的驾驶行为)更具危险性,危害程度更大。他们建议将“盲驾”,同“醉驾”“毒驾”以及“伪造机动车牌照”行为,一秉入刑,实施比“新交法”更严厉措施,约束“盲驾”司机。此建议顺应民意,也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精神,希望“盲驾”尽早入“刑法”。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在英国,驾驶人开车时因发短信等行为造成车祸致死的,肇事者将面临最高14年监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将开车玩手机定义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每次罚款120美元。美国新泽西州的利堡镇法规更严,连行人在街上边走边发短信,也得处以85美元的罚款。

“盲驾”入刑,如同“酒驾”入刑,可能需要时间论证,但社会上对约束“低头族驾驶员”的呼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公交、出租、货运等营运车辆行业及其单位,理应重视民生诉求,对驾驶员“开车用手机”行为,应有更多更严的针对性和约束力规定。

上篇:市场增速放缓 产能扩张依旧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