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七大发展特点
本报讯 汽车电子信息产品是一大市场,并将年增7%,车载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市场达到200亿美元。据专家介绍,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业呈现出七大发展特点:
一、汽车工业正处于科技创新时代,传统机电产品成为高新技术产品,汽车产业已成为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产业。
二、法规和市场推动着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源、排放、噪声、安全法规日趋严格,客户对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将实施欧Ⅲ排放标准,欧洲将实施欧Ⅳ排放标准,德国已开发出百公里油耗1L的汽车。提升汽车安全性的安全带、安全气囊、ABS、ASR等都已智能化。
三、汽车和发动机系统微处理器的规模越来越大。汽车微处理器越来越多,有的车型达60个,并采用LIN、CAN网络控制,汽车电子产品已占汽车总成本的1/3,软件部分占4%,这一两年预计将超过10%。IC也将不断趋于集成化,如今的一个IC可实现相当于以前多个IC的功能。为适应电子系统发展需求,汽车供电系统将从12V发展到42V。
四、普及电控电喷系统,提高动力系统效率,可以看出发动机已采用了电子技术,并且正在提高: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正大量研究,电力电子模块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成驱动主力,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商业化取得新进展,电控复合火花点火发动机迅速普及,高级电控均匀充气压燃发动机正加紧研究。
五、线控或驱动系统迅速发展,线控转向、线控制动正加紧研究,线控将取代机械系统,汽车底盘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六、ITS正迅速兴起,包括汽车的智能化、公路的自动化和导航系统等。
七、综合控制成为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底盘与安全系统、车身与防盗系统等,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将使蓝牙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汽车智能化将不断升级。 (一韦)
政策利好电动汽车市场
本报讯 尚普咨询汽车行业分析师日前指出,近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明确了补贴额度与发放,加强了对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将补贴范围由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但私人购车市场不旺的结构性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要推动电动汽车产业提速发展,核心技术、配套设施、产业协作、政策支持缺一不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整个产业发展进程来看,我国仍处于充电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电动汽车关键领域是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而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并没有完全掌握,电控系统中占硬件成本大部分的芯片很多是依靠进口。除了纯技术方面的差距,电网、整车厂和电池厂的合作同样是产业短板。
不过,随着补贴政策细节的落地实施,一度陷入低谷的电动汽车产业有望迎来转机,电动车市场再现生机,主流汽车厂商纷纷向外界积极传递其电动车战略进程,新补贴政策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推动电动车快速发展,政策支持是关键,核心技术、配套设施、产业协作等相关领域也必须同时发力。(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