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与此同时,对外汽车贸易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国内汽车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纷纷颁布日趋严格的准入机制。据以往经验教训,本土车企的出口目标市场制定的政策对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以下是上半年有关国内车企主要出口国针对汽车行业制定的政策盘点。
▲ 俄罗斯:俄工贸部自2013年7月1日起启动扶持汽车消费优贷政策。而在此前的2009年,面对车市严重下滑,当年4月以及第二年3月,俄罗斯政府先后出台了汽车贷款和以旧换新政策。据以往经验,俄罗斯在实施车贷优惠政策时,曾由俄罗斯工业能源部制定了50多款“入围车型”的清单,圈定的可以享受车贷补贴的“国产”车型名单中,并没纳入中国车企的任何一款车型,受益最大的主要是俄罗斯本土厂商。这意味着,此次优贷政策与中国车企无缘,在俄罗斯车市还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 乌克兰:为了提振本国汽车产业,乌克兰从4月13日起提高外国汽车进口关税,根据汽车发动机排量不同,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增加6.46%至12.95%的特别关税,为期三年。根据新规定,排量为1.0至1.5升的进口汽车价格将增加7.8%,排量1.5至2.2升的汽车价格将增加15.6%。短期而言,中国品牌汽车在乌克兰市场销量可能骤降。倘若中国车企在新政策的压力下在乌克兰建厂,则有可能转变为有利局面。
▲ 巴西:巴西此前曾一度是中国车企的重点出口市场,自2011年该国政府相继颁布了降低本地汽车工业产品税和提升25%的汽车进口税等政策,国内许多本土车企的价格优势不再。今年3月底,巴西政府宣布,取消原定4月份提高汽车进口关税税率的计划,今年年内税率将保持不变,主要目的是防止汽车销量的下滑。不难看出,尽管巴西政府出于整体经济发展的顾虑会适度调整政策,保证汽车行业的合理发展水平,但与此同时,其对本土汽车产业的保护之意也愈加清晰明朗,中国车企若要在巴西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势必要从本土化、研发等方面多做功课。
▲ 阿根廷: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日前签署法令,继续实行汽车消费税减免政策至2013年12月底。该法令旨在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提高该国国际竞争力。
根据规定,售价低于或等于15万比索的汽车免征消费税,高于此金额的汽车需支付12.5%的消费税,阿根廷政府对于汽车进口的限制正越来越严格。
▲ 伊朗:为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伊朗总统签署一项国家经济委员会关于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的议案。该议案规定,为鼓励汽车进口,加强国内市场汽车竞争力,降低国产汽车售价非正常的高企状态。自2013年3月起,连续5年,每年降低汽车进口关税5%。
▲ 巴基斯坦:根据2013-2014财年预算草案,为鼓励使用混合动力汽车以节约能源,巴基斯坦政府将对进口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排量不同最高免除100%的税收。其中,对1.2升以下排量的,免税;1.2升至1.8升的,减税50%;1.8升至2.5升的,减税25%。
▲ 智利、秘鲁:鉴于智利、秘鲁等国家已经与中国签署了FTA协定,形成了有利的出口条件,甚至可以达到零关税。因此,国内车企在这些市场往往可以实现迅速地发展。以秘鲁为例,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4年内从不到3%增加到近18%。
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针对汽车出口正制定日趋严格的准入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本土车企适应当地市场的变化,实施合理的出口策略。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具备比较便利的出口条件,这对于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无疑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