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3年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上汽集团以2012年度合并报表762.33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排名第103位,在入选的中国车企中位列第一。
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为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其中上汽集团旗下各家企业共实现汽车销量约449万辆,同比增长12%,增幅远远超过业界平均水平,稳稳占据着国内车企的第一把交椅。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所说:“每年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大约每四辆就有一辆来自上汽。”
九次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并且每年的排名还在节节攀升。所以,有人这样总结上汽集团的“传奇”:“多年前,它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国有汽车企业,如今,它已经成长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多年前,它还是一家生产拖拉机的小工厂,如今它已经绘就汽车工业帝国的蓝图。”
“为了用户满意、为了股东利益、为了社会和谐,上汽集团要建设成为品牌卓越、员工优秀,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集团。”多年来,上汽集团一直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愿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汽集团不断探索创新转型之路,着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与国际经营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当不少车企满足于散装件组装时,上汽业已提出国产化率的高难度目标;当不少车企自喜于舶来之品时,上汽已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上海大众技术中心和泛亚技术中心,加快了提升本土化开发能力的步伐。“上汽集团追求的并不是扩张规模,而是建立核心研发能力。”上汽集团总裁陈虹这样说。
虽然成绩如此骄人,但是,一些为汽车工业奉献多年的老人们也提醒我们:清醒,还是要清醒。他们所言清醒的意思,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要提高利润率。虽然国内汽车工业销售额不菲,但其利润率偏低,即便是利润率较高的上汽集团,也远低于大众、现代等国际车企。因此,在研发上,我们要进一步突破核心技术;在国际经营方面,也需要提高能力,拓展思路。第二是上汽如何保持先发的优势。虽然上汽集团在上榜中国车企中与第二名的差距远远超过第二与第三名的差距,但如何保持这个先发优势,需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上汽正在经历从生产制造到衍生服务的发展与转变,是否还有继续发展、扩大资本运作的可能?比如,上汽财务公司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已经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因此,汽车金融等资本的运作,是否能成为上汽集团基业长青的手段之一?第三是风险的防范。比如,在汽车工业与城市交通发展、大气污染等状况纠结不清时,政策有不确定性;当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席卷全球时,购买力的不稳定性,还有汽车市场饱和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等风险,都应该列入考虑的范围。
充分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走向“百强”、保持“百强”的最佳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