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世界两大车展上,电动车遭受阵阵寒意。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混合动力车却如火如荼。今年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上,混合动力车型占据了新能源车型的大部分,电动车型寥寥无几。甚至连最不在乎油耗的跑车,也加入了混合动力的潮流之中。而在一个月后的上海车展上,混合动力车大行其道再次重现。据统计,2013年上海车展混合动力汽车占比为40%,相比于2012年北京车展的31%增加9个百分点。不仅丰田亮出最强大的阵容,连以往似乎与新能源绝缘的超跑厂商法拉利也来凑混合动力的热闹,日产也在上海车展上带来混合动力车型英菲尼迪Q50Hybrid,本田更是带来多款混合动力车型,韩系厂商企业也带来了混合动力K5。自主品牌厂商中长城带来H7混合动力、长安带来逸动混合动力等等,相比电动车型,这些混合动力多数已经实现量产,或者是在技术上已有充分的准备。这表明,电动车产业的退烧似乎已经定局,市场进入了“混动车时代”。
这一趋势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市场是最好的指挥棒,电动车与混合动力车型的巨大反差,并非各车企的头脑发热,而是目前新能源环境下的一种必然。
尽管政府对电动车的支持力度很大,但近年来电动车的发展却并不顺利,数据显示,2012年电动汽车共售出12791辆,约占当年全部汽车销量的0.7%。阻碍电动车推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电动车价格偏高;另外,目前充电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不方便,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又没有太大的突破;此外,安全性也备遭质疑。
相比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在技术上就成熟得多。与传统车型相比,节油效果明显。混合动力车型最高可以实现节油效果40%,即使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轻度混合动力车型,也能在综合工况下节省燃油20%。这样的节油效果给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以一辆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8L、年行驶里程2万公里的车型计算,在实现40%节油效果后,一年因此而节省的油费开销高达5300余元,混合动力超低的油耗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人士中有58%愿意选择混合动力车,而有近23%表示尚需关注。
近几年来,在丰田等厂商的大力推动下,混合动力系统的成本被不断降低,性价比越来越高,并且没有充电桩和续航里程的顾虑,这使得更多厂商回过头来,将重心转向了更具市场前景的混合动力。
分析人士指出,混合动力汽车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前传言调整相关政策有关。工信部和中汽协相关领导在不同场合均透露,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要先走混合动力,再走纯电动,最后过渡到燃料电池。在目前电动车推广困难的情况下,混合动力车应该是最好的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