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银是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营销事业部售后服务人员,出生在安徽一个农村家庭,这位普通的80后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勤奋,现已成长为公司售后服务岗位上的中坚力量,用双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坚持梦想 埋头学艺
马安银毕业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他从小特别爱动手,家里、村里的电器他都会修,从小就得了“修理师”的雅号。大学毕业后,他追随着自己的梦想,开始了维修“大机器”。刚进彭浦机器厂服务部时,他被安排在车间学习挖掘机装配。第一次接触挖掘机,什么是连接管路?什么是油管?他都搞不清楚。原以为装配没什么技术含量,拧螺丝、接管路,就是把一堆零件往上拼,可当自己动手安装时,才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每个安装环节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他白天在车间虚心学习,给老师傅做下手,晚上回到宿舍消化图纸,不到两个月,他就能独立组装挖掘机了。但是,一名合格的服务人员会装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熟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于是,他去找公司技术人员,要来工作原理图,没事就拿出来看看,有不明白的就问工程师。他不断坚持自学,渐渐地成长为一名既懂理论、又会动手的优秀服务人才。
跋山涉水 服务争先
彭浦机器厂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挖掘机通常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不管是海拔3000米的雪山,还是怪石嶙峋的盆地,维修人员都要到现场服务。一次,马安银到四川广元现场维修,发现机器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山上,而通往山上仅有一条半米多宽的小路,汽车根本上不去。于是,他和同事就背着20多斤重的维修工具冒着毒蛇出没的危险,徒步3个多小时爬到山顶,完成了维修任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马安银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现场,他代表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重建现场环境险恶,为了节约每天上山下山的时间,他和队友们就在帐篷中过夜,裹着军大衣打盹,借着月光维修机器。他严格遵守服务纪律,从来不拿用户一分一毫,饿了就坐在挖掘机上啃自己带来的面包。马安银常说:“早点发现问题、早点解决问题就是对我们服务人员最大的奖励。”
细致入微 满意服务
马安银懂得,作为服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维修技术,更要有足够的耐心聆听来自客户的抱怨,学会纾解客户的烦躁情绪。一次,马安银去安徽维修服务,刚到工地的他就被用户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这样的境遇在售后服务人员中是家常便饭。他压抑自己的情绪,以职业的微笑耐心安抚用户,详细询问故障情况。在他的火眼金睛下,原来是油缸内泄引起新机器刚用没多久就出现了掉臂,需要更换密封件。他凭借娴熟的技艺,一会儿工夫就使机器开动了。故障解决后,他并没有急着离开,继续和用户攀谈,他说:机器和人一样都会生病,需要做好保养,像回转有响声,是因为润滑不够;发动机动力不足冒黑烟,是因为工地灰尘大,没及时清理空气滤芯,导致进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影响了动力输出。听了他的悉心讲解,用户焦躁的心平静了下来,表示以后一定会注重保养,减轻维修人员的麻烦。
工作3年,马安银奋战在服务第一线,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每当修理好一台机器,看到用户露出满意的笑容,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青春光芒的80后。(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