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20250823ffb8accfe7884a82b1ec0cffd8599bed.jpg
2月10日,上海通用汽车烟台东岳基地迎来了成立10周年的纪念日。回望这10年,片片平地变作厂房,生产规模节节攀升。日前,记者在走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4/21/034060.html

等待处理…

传承创领启新程 凝心聚力赢未来

上海通用汽车烟台东岳基地成立10周年记

作者 杨阳
2013/4/21

2月10日,上海通用汽车烟台东岳基地迎来了成立10周年的纪念日。回望这10年,片片平地变作厂房,生产规模节节攀升。日前,记者在走访东岳基地时发现,尽管树上和路面上仍有不少积雪,办公楼与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在企业飞速成长的过程中,何以时刻保持创新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用东岳基地总经理叶彪的话来说,这得益于上海通用汽车企业文化的成功移植、管理体系的有效延伸,以及“造车育人”理念的切实践行。

东岳速度 多赢模式

10年前,为了快速突破产能瓶颈,上海通用汽车在烟台打响了跨地域一体化战略布局的第一枪,兼并重组成立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一年后,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成立,次年正式批量投产。自此,东岳基地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东岳仅用了3年时间生产节拍就达到60JPH。目前年产能从最初的3.8万辆翻了三番,年均增幅46%。

2月下旬,东岳动力总成厂的S200发动机生产线被新的C15生产线取代,服役10年来,它累计生产了230万台产品。谈及这条生产线的历史变迁,动力总成质量部高级经理徐福勇难掩唏嘘:“2003年我骑车上班时经过的大片空地,现在都成了厂房。”

2012年5月30日,上海通用汽车建厂史上工期最短、生产效率最高、系统综合竞争力最优的工厂——东岳汽车三期项目暨整车北厂建成投产,并创造了3个月启动两个平台的新纪录。2012年12月29日,东岳动力总成二期项目暨发动机二车间投产,新增39万台发动机年产能。

这一个个以东岳速度建设完成的项目,使东岳基地成了上海通用汽车重要的整车及动力总成制造基地。其整车年产能逾60万辆,涵盖了别克英朗、昂科拉、雪佛兰景程、新赛欧、爱唯欧系列车型;发动机年产117万台、变速箱72万台,包括1.2L到1.8L S-Tec、Ecotec系列发动机、S6系列变速箱,以及多种型号的热加工产品,员工总数近9000人。

“东岳是一个多赢的合作模式,公司的发展马不停蹄。”东岳汽车行政总监张恩承说。作为烟台市乃至山东省汽车产业龙头,东岳基地在拉动产业配套、提供就业、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连年位居烟台国税百强第一名,荣膺“山东省文明单位”“烟台市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山东省百强企业”等称号,被誉为山东和上海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文化引领 体系延伸

“对上海通用汽车这样一家跨地区发展、产业价值链长、规模和员工人数快速增长的企业来说,加强文化建设、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是成功的关键。”近来,东岳基地在上海通用汽车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千人文化大讨论,营造文化践行氛围,在新形势下传承和发扬上海通用汽车的企业文化,并使之真正落地。

东岳基地的管理层、部门领导及一线员工的口中,反复提及5个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安全和环保、充分授权的团队合作、诚信正直、不断改进和创新。东岳整车南厂总监潘洁波的话很有代表性:“我们现在不仅要达到造精致车的理念,而且要超越它,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设施部的工作团队在安排公用设施位置时,逐渐学会了从用户角度思考问题,满足每间办公室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安全体系,他们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践行,并积极传递给供应商,共同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这些都得益于对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多年的践行。

东岳基地的班组工段一直非常注重创新文化建设。各厂各区域广泛开展以“微创新”为主题的宣传与推进活动,以合理化建议、创新项目等活动为抓手,营造自觉、自主、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氛围,“让创新流行起来”正成为东岳员工的普遍共识。动力总成厂总监华洁伟感慨道:“工厂日新月异,有新员工也有离开的员工,但企业文化始终都在,帮助我们汇聚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攻克难关。”

在初期规划时,东岳基地就已明确按照上海通用汽车的质量和标准再造“上海通用汽车”,保证管理、质量体系和制造体系的一致性,确保东岳基地的质量、物流、采购、信息、人力资源等管理的协同性和高效性。

东岳动力总成厂的热加工车间,在上海通用汽车各大生产基地中独一无二,也开创了国内合资企业中最早开展热加工业务的纪录。“我们在建设初期不断完善文化和体系,和供应商共同成长。最近,一家公认的行业标杆供应商企业过来考察,学习我们的经验。没想到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成了标杆。”动力总成厂热加工副总监程炯说道。

我与东岳 共同成长

来到东岳才3个多月,叶彪已经对东岳人的“激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1月2日,恰逢烟台大雪,室外积雪厚达30多厘米。“我原本以为,这天的生产肯定要停了,没想到行政大楼里的200多名员工全都自发去现场扫雪,生产进度一点也没耽误。”

朴实、进取、敬业,是东岳人的普遍特质。2010年,总装底盘一工段一名班组长妻子怀孕待产,正逢生产最忙的时候,他上午回家照料妻子,下午2点半又回到了生产线上。2011年中秋节当晚,动力总成厂制造工程部的人员在单位加班,直到8点多也没有人急着离开,只是各自用手机给家人打了电话,晚上10点多工作完成后才回家。

东岳基地秉承“造车育人”理念,依托公司资源,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东岳)员工发展中心,以班组建设、首席技师工作室为抓手,借助五支队伍培养体系,结合企业文化,打造全方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平台。中心迄今已有超过70门内训课程,覆盖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等多个层面,还制订了详细的年度课程计划,将优秀课程推荐到基层,实现资源共享。2012年4月,东岳SWE(模拟工作环境)培训中心升格为通用汽车亚太区唯一具有Level 2培训资质的中心,使东岳基地在培养技能精英方面更加独树一帜,东岳的技师在全国诸多技能比武大赛中屡获殊荣,王仁江、牛志明等是他们中的代表。

计划物流部高级经理曲纲,是不久前“十年物流人”聚会中的一员。10年间,他从班组长成长为领导骨干。他说:“刚开始时,我们靠着热情和干劲投入工作,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责任与担当。”对每位员工而言,东岳基地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宽广舞台,激励着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4年前大学毕业的张彦亮,全程参与了东岳三期项目的建设,现已担任车身项目主管。赶上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令他连称感激和幸运。

采访中,总装车间底盘三工段长孙学诚的手机突然响了。“车间的领导看到我的工段有个员工眼睛有点红,就告诉我一声,我等会儿去关心一下。”敬业的品质,在部门中层层传递。他补充道:“在东岳工作,让我感到荣幸和自豪。路上看到上海通用制造的车,我就觉得很亲切。”

据东岳基地党委常务副书记、工会主席沈正亮介绍,基地工会正每年对25%的员工家访,做到4年全覆盖,把关爱员工进一步落到实处。“我们开通了员工热线电话,制作员工关爱联系卡,开展‘连心桥’工作,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员工关心工作。同时配合行政,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班组建设、首席技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打造员工和企业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进中提质 创领未来

作为上海通用汽车卓越制造的样板工厂,东岳基地以打造一流的制造基地、创新基地、人才基地为己任。在连续多年产能快速提升之后,如今,东岳人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产能爬坡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长久保持积极的精神面貌,并大力支持上海通用汽车其他项目的开展。”整车北厂总监姚芾说。

而在基地管理层看来,生产任务重、新项目多、新人多等诸多问题,仍然需要全员开拓创新,深度挖掘效率潜能,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推进不断改进、深度全员生产维护等活动,有效提升人员和设备的利用率,提升效率和产能。

未来,在传承上海通用汽车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东岳基地将重点关注管理队伍建设,力图在员工队伍中继续深入践行企业文化,把核心价值观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支训练有素、不断超越、极具战斗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保持东岳人持续的激情,依靠优秀企业文化,引领东岳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东岳基地“十二五”战略细化推进之年。4月,东岳基地第200万辆整车即将下线。东岳人将聚焦“创新发展稳中奋进、量升效跃进中提质”两条工作主线,扎实推进上海通用汽车绿色创领战略,努力打造东岳基地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未来成长和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实现企业愿景——成为创领未来、国内领先、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而不懈奋斗。

上篇:速递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