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全国范围进行。这表明,在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的今天,报废汽车处理已经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
国家发出严查通知
今年2月4日,商务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行动”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要重点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出售报废汽车及其“五大总成”、拼装车,倒卖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对有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违法行为的,一律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对不具备有关要求、不按规定作业的,责令整改,暂停发放《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对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活动的,要予以清理整顿。同时,认真抓好已取缔、已处罚、责令整改企业的复查工作,防止死灰复燃。
汽车拆解企业现状吃不饱
目前,因客户主动报废老旧汽车意识不足等原因,汽车拆解行业回收报废车不足,呈现出“吃不饱”的情况是报废汽车拆解公司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正规回收拆解企业内可以看到,前来报废的社会车辆少之又少,工作人员感叹“有时候一周一辆都没有”,因此不仅资金短缺,设备陈旧,工人也少,企业生存着实堪忧。
在一些经济相对贫弱的地市,一年也就能回收报废车2000来辆,而按国家要求,拆解企业设计规模每年至少能处理报废车辆5000辆。存在这么大的拆解缺口,拆解企业的运营压力可想而知。而那些流入黑市的车辆,有的被转卖到了三、四线城市或农村继续行驶在马路上,有的则被非法拆出可用零部件,拼装成新车后回流到汽车市场,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新政助汽车拆解业迎“元年”
商务部1月14日正式公布的新版《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将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比新《规定》出台前对于各类机动车报废要求和《规定》的要求,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为:新《规定》中取消了到期机动车延期运行的规定,这意味着到期机动车将一律进行报废处理。虽然新《规定》在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要求上略有放宽,但取消延期运行这一规定将非常明确地堵上超龄机动车延期运行的口子,从而加快机动车报废速度。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是报废机动车回收处理行业的基础性法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此次《规定》颁布将为后续行业相关政策出台铺平道路,大大提高后续政策在2013年出台的可能性。随着相关法规不断完善,2013年将成为中国报废机动车拆解处理行业的“元年”。
自2000年起,中国汽车行业逐步进入产销两旺的阶段,通常汽车报废时间为10~15年,所以,2015年中国将迎来汽车报废的第一个高峰期。专家预测,2013—2015年将是中国报废汽车拆解处理行业集中产能建设阶段,相关设备将成为行业大发展的先锋,率先享受到行业大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按照新增800万辆拆解处理能力计算,对应拆解设备市场容量超过70亿元,破碎设备市场容量超过40亿元,百亿设备市场即将被点燃。(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