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3/pc202503226dd1bdf52b6145e789d4e2b582710ac7.jpg
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在所有出口汽车中占据绝大多数份额;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销量总额同比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2/03/025901.html

等待处理…

出口好内销差 SUV热轿车冷 产能利用率参差不齐

自主品牌发展喜忧参半

2013/2/3

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1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在所有出口汽车中占据绝大多数份额;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销量总额同比增长6.1%;但去除出口销量,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只有3.9%;2012年,自主品牌最好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100%,最差的企业不到10%。

出口好内销差

据中汽协统计,2012年汽车整车出口增长明显,达到105.6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9.7%。出口的主要车型为轿车和货车,所占比重分别为45.3%和27.9%。出口企业前五名分别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过10万辆。

我国汽车出口自形成规模至今已经超过10年,其中,除了2009年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造成出口量下滑以外,其他年份整车出口都是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到了去年,终于突破100万辆大关。自主品牌车企单月出口销量也创下新高,去年6月,奇瑞单月出口接近2万辆,甚至超过了其国内单月销量数。

但在出口市场一帆风顺的同时,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可谓是坎坷连连。2012年,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销量总额同比增长6.1%;但去除出口销量,国内销量同比增长只有3.9%。去年前8个月,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一直到9月份开始才有所恢复,可以说,如果不是日系车因突发事件丢失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在去年多半就是惨淡收场。

SUV热轿车冷

去年,长城汽车作为一匹黑马,突然取代吉利、奇瑞、比亚迪等老牌自主品牌车企,一直跻身国内销量十强榜。原因其实很简单,SUV的热销让长城的产品口碑快速被传播,随后其轿车产品也被消费者加以关注,并一举在2012年创造了28%的总体增幅,远超市场平均增长率。

虽然中高级SUV市场依然是合资品牌的天下,但在中级SUV市场上,自主品牌早已显露出不俗实力。长城哈弗系列、吉利全球鹰GX7、比亚迪S6、奇瑞瑞虎等自主品牌SUV,乘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SUV东风,以相对合资品牌更高的性价比,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的中低端个人消费市场,尤其是哈弗系列,一直以来都牢牢位居SUV细分市场的首位。这些自主SUV的热销也带动了更多自主品牌车企推出SUV新品的热潮。

相对SUV市场,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却实在不容乐观。从去年国内各细分市场的情况不难看出,自主品牌的轿车产品,低端市场依旧在吃多年前的老本,QQ、夏利等除了填充销量数字以外可以说难有其他贡献。中级市场除了个别车型外,很少有能和合资品牌分庭抗礼的,不少自主品牌轿车新品上市之后就再无动静,个别新车型全年销量也不足万辆。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批新的自主品牌中级轿车开始筹划上市,这批新车无论是从技术数据上,还是科技配置上,都高出常见的自主品牌轿车一筹。包括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双离合或6速自动变速器、ESP以及启停系统等新配置,足以和同级别合资品牌车型一较高下,可以说,在硬件上,自主品牌轿车开始真正拥有了和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

产能利用率参差不齐

产能过剩是我国汽车行业每年都会提及的话题,但随着汽车企业不断地扩张产能,今年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尤其对于自主品牌而言,2012年,自主品牌最好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100%,最差的企业不到10%。

据咨询公司艾睿铂调研显示,汽车业平均产能利用率2010年为85%,但现在已下滑至70%。合资车企利用率大幅领先于自主品牌,前者达到了103%,而后者不过65%。28家自主品牌车企中,有16家车企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5%。

而另一家调查机构给出的数据更为惊人,据其调查的36家主要乘用车公司的产能统计显示,乘用车全行业2010年—2012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由110%下降至74.5%,其中,合资品牌产能利用率由120%下降至90%,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由100%下降至58%。

前两年因汽车下乡政策而引发的车企产能快速扩张潮现在逐渐开始酿出苦果,不少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从满负荷运营一下跌至不足50%,虽然有的自主品牌企业依旧能有超过100%的产能利用率,但最低的企业只有不足10%的利用率,足以让所有人为之警惕。

大量空置产能意味着资源被大量浪费,也意味着兼并重组的势在必行,不是每一个自主品牌企业都能像奇瑞那样获得大量政府补助。从目前国家的指导政策来看,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要达到90%,弱者融入强者是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做强的必然结局。

普遍乐观今年车市

可能是去年四季度的翻身仗让自主品牌重新看到了希望,自主品牌普遍对今年的销量抱有信心。其中,相对理性的自主品牌车企将目标定在10%左右,基本与乘用车市场预期增长率接近。例如比亚迪将今年目标定为50万辆,预增10%;长城目标定位70万辆,预增12%;吉利目标定位45万辆,预增16%。

另外一些基数较低、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则略微大胆一些,将目标定得稍高,如江淮、力帆等,其销量目标基本在预增20%左右。不过,预增超过50%,甚至是100%的自主品牌车企也不在少数。其中,海马汽车今年目标预增50%,广汽传祺和华泰汽车都将目标设定为预增100%。

笔者认为,虽然有着出口的辅助,但在国内市场上,仅凭借SUV和全新配置中级车的助力,在国内整体消费缓慢增长的背景下,即便是对现有产销量基数很低的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过高的增长目标也很难完成。(顾行成)

上篇:中高级轿车市场遭前后夹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