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3/pc202503226267c6a125614f019d83a8694ecf6299.jpg
近日,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公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称,国家将根据机动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02/03/025849.html

等待处理…

理性看待私家车不设报废年限

作者 石轩
2013/2/3

近日,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公布《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称,国家将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等,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小、微型私家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在1997年实施的汽车报废标准中,对私家车的强制报废门槛是10年使用期和行驶10万公里。这一标准在2000年的汽车报废标准规定中略有放宽,报废年限延长为15年,车主可通过年检延长使用期限。2006年,商务部首次征求意见,“取消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年限限制”被正式写入标准当中,不过在“征求意见”后,新标准却迟迟没有出台。

此次新规的出台,坊间一片叫好声。

对于私家车主而言,私车的使用频率远远不及公车、出租车,保养却大大好过后者,原先一刀切按照年限报废有失公平。另一方面,新规昭示了相关部门对公民物权的尊重:对于车主来说,拥有私家车的全部财产权利,包括使用年限。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些保养好的私家车,新报废标准将使他们的车更加保值,消费者也更愿意好好保养自己的汽车。对于厂商而言,也将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建设。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一些问题。

首先,新规是否对整治环境带来负面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国机动车数量已超过2亿辆,且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尾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成了引发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全国氮氧化物减排10%将作为约束性指标,淘汰老旧机动车是其中重要一环。

按照新规,一辆私家车,只要行驶里程在60万公里以内,不管开了多少年,只要车况良好,能够通过车辆年检,就能继续上路。一辆私家车用上二三十年也是没问题的。“一辆行驶7.5万公里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较新车要高出6到7倍,排污量要高出行驶5万公里汽车2倍多。”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新规明确规定,如果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在用车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那么车辆应当强制报废。问题是现行的机动车环保检验还存在不少漏洞。根据环保部2011年公布的对国内近千家机动车环验机构检查结果,排查出200余项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检测问题,其中4个问题最为突出:一是检测普及不全面,当年仅有14个省份在部分城市开展工作,异地检测困难;二是检测设备质量问题突出;三是部分检验机构对检测技术和设备维护重数据,轻质量;四是一些地区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管理人员。

其次,如何引导用户自愿报废。目前绝大多数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并未规定车辆强制报废的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数量,而是利用车辆定期检查的结果,从经济角度引导用户自愿报废车辆。比如,在欧洲,车主要定期到技术服务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查,只要符合最低标准即可继续使用,不符合就要修理并再次检查;一些旧车用户为了通过检查,就要花费很多费用进行修理,如认为不值得修理,就会主动报废。在我国,如果为了通过检查而去修理,很多车主会挑选一些价廉质次的零件替换上去,更有甚者,据报道,一些地方的车主会“借用”零件通过检查,并且已经形成相关的产业链。谁来监督这些情况?

有关部门是否能建立政策适度引导机动车主动报废,促进更新循环?比如,用更加“给力”的以旧换新政策,大幅提高提前报废的补贴标准,有效地引导人们更换新座驾等。

再者,对于二手车市场如何规范交易,对于汽车生产厂家如何确保长期零配件供应等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

上篇:车就是个代步工具
下篇:新“交规”为何敏感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