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pc2025081734d7ffe27abd4b25992be4b23bead31f.jpg
前些日子,网上一则关于某车企将发放高额年终奖的微博在汽车业界广为流传。尽管该车企公关部负责人及时回应媒体予以澄清,似可平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11/25/033233.html

等待处理…

过高人工成本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作者 张明生
2012/11/25

前些日子,网上一则关于某车企将发放高额年终奖的微博在汽车业界广为流传。尽管该车企公关部负责人及时回应媒体予以澄清,似可平息议论;但其在否认微博涉及的具体数值同时,也承认“公司会根据经营情况,按月给予一次性奖励,比如发双月薪之类”并未消除猜疑。

企业根据经营状况决定员工的收入本无可厚非,员工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多一些报酬也理所应当,只是微博披露的数值实在过大,这才会引起意外反响。如该信息属实,则车企员工2012年的年收入确实不菲,这就引出企业的人工成本如何合理控制这一攸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和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双重效应作用下,我国的制造业获得极大发展,在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同时,也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退。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与制造业总体趋势相似。世界跨国汽车集团悉数在中国建厂提升了我国汽车制造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工业短时期内的大规模扩张,使汽车工业各类人才出现缺口,人才的引进和流动催生汽车工业的人工成本快速增加。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人工成本不仅远高于周边东南亚国家,即使在国内,各地汽车企业的人工成本也比当地的职工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过高成本带来的后果是,我国汽车企业的效益依赖于高的增长速度,一旦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降的企业不在少数,甚至出现亏损企业,汽车行业总体抗风险能力不强。这也就是尽管还有7%左右的年增长率,汽车行业还是不时要求国家继续实施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原因所在。

过高的成本也影响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扩大投资的信心。事实上,2007年前后,跨国汽车集团对中国投资已处于观望状态,而将重点转向中国周边国家。只是由于席卷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汽车产销连续两年逆势高速增长,为抢占中国这一目前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他们才下决心继续在中国扩大产能,因为高增长速度可以抵消过高成本的压力。观察可以发现,2008年以后,跨国汽车集团在中国新开工建设的汽车整车厂多属美、德、韩等国的汽车企业,日本的汽车企业数量较少。这是因为日本企业投资决策更为小心谨慎。说到过高人工成本对企业长远经营的影响,不能不提一提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之所以能在2009年申请破产保护后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迅速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果,说明原来的通用汽车公司陷于困境的原因不在技术、产品和市场,而在于过高的成本,特别是过高的人工成本。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由于销量增长乏力,通用汽车不堪高成本负担连续出现巨额年度亏损,曾数度试图通过协商削减工资和福利待遇,但皆无果而终。金融危机袭来后,终于由于销量下降加剧现金流短缺导致到期债务无力偿还而不得已申请破产保护。过高人工成本对企业长期良性运营的不利影响及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产品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过高并非存在于个别汽车企业,而是我国整个汽车行业已经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将会是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之后又一个阻碍我国汽车行业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古人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我国汽车工业将回归正常发展速度的预判,汽车企业对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对过高人工成本的控制应提早谋划应对之策。

上篇:“合资思维”为何“吃香”
下篇:欧债危机对中国车市影响几何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