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科技部、工信部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支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汽车财经》杂志联合承办的“第三条路线——2012年首届中国绿色柴油机产业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隆重召开,探索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致开幕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希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胡京南等做了主题演讲,上汽、奇瑞、PSA,潍柴、玉柴、一汽锡柴,博世、德尔福、福斯、大陆、康明斯等主机厂和供应商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在上午的主题讨论上,演讲嘉宾就“轿车柴油化在中国的现实意义”“绿色柴油机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和“欧洲柴油汽车发展经验”等议题做了报告,并与企业和媒体代表进行深入交流。赵希涌认为,实行多元化、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是节能减排的最佳选择,实行政策引导、市场推进和突出重点的方针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实行分步实施、自觉自愿、群众参与的措施是节能减排的基本前提。
下午的论坛议程侧重从技术角度寻求解决方案,在轿车柴油化、柴油机混合动力和中重型柴油机3个细分领域,嘉宾们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与阻碍、柴油机混合动力技术路线以及国Ⅳ准备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PSA中国技术中心动力总成和底盘部门总监Alain Klein认为,SCR与eDPF技术将是实现欧VI标准的重要途径,柴油混合动力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新突破。潍柴动力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韩尔樑介绍了用于商用车的柴油混合动力解决方案。
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联合《汽车财经》杂志向相关企业和机构代表倡议提出成立“中国绿色柴油车产业联盟”的构想,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联盟有望在2013年6月前组建。(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