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pc20250525799d5391197f48cea6e0361aed994c2f.jpg
本报曾在上期《拱点》专刊(2012年9月16日D2版)中介绍,由于国内车市增速放缓,本土零部件企业利润普跌。与此同时,受欧债危机拖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10/14/032474.html

等待处理…

跨区域经营平衡局部市场风险

跨国供应商仍在重点投资亚洲

作者 周应军
2012/10/14

本报曾在上期《拱点》专刊(2012年9月16日D2版)中介绍,由于国内车市增速放缓,本土零部件企业利润普跌。与此同时,受欧债危机拖累的欧洲汽车零部件企业却仍在主场失利背景下取得不错的业绩,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

业绩对比见证市场多元化御寒能力

年初以来,相比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利润普跌,跨国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在中国的销售收入普遍保持了持续增长,而且全球业绩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德国大陆集团表示,其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0.9%,同时,息税前利润(EBIT)增加了近26%。鉴于此,大陆集团预计全年全球销售同比增幅将超过7%,有望突破325亿欧元,再创历史新高。

虽然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德国马勒上半年在欧洲的销售额只增长了2.5%,并且欧洲市场在其整体销售中的份额也由此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是,马勒上半年全球业绩仍同比增长了7.8%。马勒公布的季度财报显示,上半年,马勒在亚洲市场销售增幅约16%,同时,受美国车市复苏的利好,其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销售额增幅高达26%。

德国舍弗勒也在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中表示,其对今年年初制订的增长目标依然乐观——销售额增长超过5%以及息税前利润率超过13%。具体到上半年,舍弗勒集团销售额增长5%,其中汽车事业部增长7%至约38亿欧元。与马勒类似,舍弗勒上半年在德国的增长只有5%,并且在德国以外欧洲地区和南美还分别下降了2%和12%,其全球业务之所以能实现“保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北美和亚太地区分别取得的19%和13%的销售额增长。

今年上半年,欧盟27国的汽车销量下滑6.8%。可见,起家于此的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如果只吃“窝边草”,估计难以幸免于难。专家表示,涉足欧美亚全球不同地区的市场多元化策略,使得跨国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做到“堤内损失堤外补”。但是,要具备这种阔步全球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等综合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这正是本土零部件企业的软肋。

亚洲市场仍是跨国供应商投资重点

就在部分本土零部件企业对国内车市增速放缓感到失望和沮丧的同时,跨国供应商丝毫没有缩水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投资力度。麦格纳国际亚洲区相关负责人在近期的媒体采访中表示,当前中国车市放缓是件好事,如果市场持续以25%的年增幅增长,“吃大锅饭”也显示不出谁有真实力。据他介绍,麦格纳已经在中国开设了22家工厂,另有6家正在建设中,并希望通过继续加大投资,将亚洲区销售在集团全球业务中的比例从当前的10%,提升到未来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占三分之一的理想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又有十余起跨国供应商在亚洲新增投资事件被媒体广为报道。8月30日,大陆集团嘉定工厂二期开业,9月26日大陆集团长春工厂宣告启用3条新生产线,此前,大陆集团还披露了在芜湖建立一座新工厂的部分细节。除了8月14日宣布在上海投资建设一个全新的汽车色漆生产装置外,巴斯夫总投资达到5500万欧元的亚太创新园也将于年内建成,届时,它将成为巴斯夫在德国以外的最大研发基地。据悉,德国滤清专家曼胡默尔公司也在大力拓展亚洲业务,计划将亚洲地区销售额占比从2011年的17%提高到2018年的25%。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曼胡默尔于9月24日在泰国成立了全资子公司。11月13日,德国马勒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将正式扩建开张,而且,其日本的新工厂也已开建,而泰国的两家工厂正在进行扩容……

上篇:增长要以盈利为目的
下篇:博格华纳涡轮增压系统获保时捷年度供应商奖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