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而这,恰是主机厂平台化战略给他们提出的要求。如今,对延锋伟世通来说,系统集成概念已不单是纸上谈兵。在上海通用新君越的项目中,延锋伟世通成功开发了仪表板座舱总成和门内饰板总成,囊括了整个仪表板的电子中控、门板、电板、空调机,排挡、转向管柱、脚踏板、油门等零部件,成功完成了安全、性能和舒适度上的设计要求,获得了客户和消费者的好评。此外,延锋伟世通每年还召开五大系统的专家交流会,共享管理方式和项目执行上的信息。
全球布局和系统集成的新要求,使延锋伟世通的技术中心规模迅速发展。如何均衡开发质量、提高工程师的素质和效率就成为该技术中心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年资不超过5年的员工占了技术中心员工总数的65%。为了让他们快速提升,近几年来,技术中心花大力气进行知识系统建设,就是将设计、检验、工艺、质量、生产等各环节的经验教训通过整理、共享、应用、提升四个阶段循环积累,以此推动设计人员快速提升能力。
为此,延锋伟世通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核心工作小组”,其中的成员都是工作5至10年的老员工,分布在各条产品线。“他们就像老中医,发生问题了,帮你解决,没有问题时就将研发经验收集起来归纳。”徐钧形象地说。核心工作小组的成员都是专职的,而技术中心上下一致认为“这个成本付出是值得的”。
技术储备,着眼未来
为了保持长期的技术优势,延锋伟世通始终重视前沿和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它也没有失去对市场的灵敏和远见。
硬件方面,该公司技术中心与上海超算中心连线合作,从而拥有了模拟实验大型计算的能力。今年,延锋伟世通的技术投入已超过2000万元。各项实验设备总价值已逾2000万美元,EMC电子认证等实验能力获得国际认证。
轻量化、低成本、感知度、可持续发展,这是延锋伟世通对未来汽车饰件发展趋势的判断。在产学研方面,延锋伟世通与同济大学、上海理工、上海大学等都建立了专项基地,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前沿工艺和材料应用进行技术储备。
2011年延锋的92个车型项目中,设计项目占据58个,而在2006年的24个项目中,设计项目仅有7个。研发上的进步是延锋伟世通近几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经历了国产化时代、自主开发时代、全球制造时代的延锋伟世通,现在正全面进入全球开发时代。在2006年,该公司定下了技术中心的“三级跳”战略,2010年要成为中国最好的供应商;2020年,要成为向海外输出技术的世界一流供应商;2021年以后要保持在全球同行的领先水平。为此,延锋伟世通正在努力修炼“内外功”,努力踢好这场全球研发的“世界杯”。(肖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