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7/pc202507020e6a09442bf240e2bfc41bc755972eb8.jpg
伴随着长城汽车保加利亚KD工厂近期正式开业,一篇外媒对长城的举措表示,“中国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建立组装厂诚为高招,不过未来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4/08/030745.html

等待处理…

长城欧洲市场规划的“可持续性”

作者 石轮
2012/4/8

伴随着长城汽车保加利亚KD工厂近期正式开业,一篇外媒对长城的举措表示,“中国长城汽车在保加利亚建立组装厂诚为高招,不过未来仍可能面临一些长期困扰。”

根据长城汽车的规划,长城将以此为据点,逐步扩大欧盟地区的市场份额。对于巴西、土耳其、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国的KD项目也在积极开拓中。其2012年计划实现出口10万辆,逐步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继续扩大欧盟市场范围。

外媒关心的问题一是长城能否在欧洲市场找到足够多的用户。外媒指出,当前欧洲汽车安全、质量、燃效和排放标准都在不断收紧,汽车产品需要达到越来越高的水准,类似三菱汽车等部分车企已经停止欧洲工厂生产,原因之一在于市场门槛提升。

这次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的提案是,建议明晰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提案指出中国汽车出口品质鱼龙混杂,影响中国制造整体的品牌创建,“低价低质”的低端形象难以扭转,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在另一份议案中,她建议加强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可见,长城的当家人早已认识到“质量”之重,并努力改善现状,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包括营销、服务网络建设,以质优价廉的产品争取足够多的用户并非没有可能。

外媒关心的第二个问题也是该文提出的核心疑点:带给保加利亚的利益何在?短期内的积极效用非常明显,例如能够增加新就业岗位,缴纳税款等。但长期利益并不明显。

据该文分析,未来长城将在当地采购部分零部件,提高在保加利亚生产的价值创造比例。而这就带来了多重挑战。保加利亚并不具备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基础,按照ISO16949标准,到2008年该国只有18家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盈利门槛与汽车产量直接相关,而这将提供零部件厂商产生的基础条件。根据长城的短中期规划产能,该数字甚至距离低附加值供应商出现的门槛尚有一段距离。外媒开出的一个“药方”是长城保加利亚厂生产电动车或者电动车零件。

这倒的的确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外媒提出的可持续性,带给该国的长期利益问题,值得走出国门和待走出国门的中国车企深思。实际上按照文中的意思,可理解为需要长城在考虑长期规划时,要么在当地迅速做大传统汽车产业,带动该国的传统零部件行业迅速成长,要么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直接走占领技术制胜欧洲市场的途径。

无论从哪个方面理解,外媒的“疑点”恰恰应是跨出国门的企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我国的自主品牌在跨出这一步前,常常考虑的是很现实。当地的市场如何、政策面情况如何,至于在当地的长远规划,往往是放在以后才逐步考虑的问题,一句话,先抢占市场为重。实际上,在国外建厂,这么大的固定投资下去了,不考虑长远确实不划算:对啊,考虑到该国薄弱的零部件配套环节,如果今后发展需要,是否该引进零部件战略合作伙伴在那儿建厂,不然,到时零部件成本不下来,建厂卖车的优势会大打折扣。

另外,这也给很多企业提了个醒:对外国市场的开发,光靠重视产品、市场还不够,外方的要价不会低,特别是随着时间推移,若没有让对方长期得益的规划,很难站稳脚跟。而如果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尤其是掌握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新能源电动车”核心技术,就会有足够的立足资本。

上篇:此BMW非彼BMW
下篇:重提汽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