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2011年,安吉物流共新增水路运力4000舱位,滚装车位总量增长将近100%,其中,安吉8、安吉9两艘2300车位的滚装船先后扬帆起航。伴随着安吉8和安吉9的下水试航,安吉物流的水路年运输能力增加近20万辆,大大加强了公司在南北航线上的运力配置,并形成了稳定的班轮航线。今年,计划新增1艘800舱位的江轮投入营运,3艘小舱位江轮置换成大舱位江轮,并启动安吉物流第一个自主造船项目——新建1艘800舱位江轮。此举为“十二五”期间安吉物流增加水路运输比重打下了运力基础,同时,为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量做好了运力储备。
可视化:安吉近在眼前
30米宽大屏幕的可视化物流系统,是安吉物流总部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建设一个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为一体的,以满足业务管理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可视化服务的大屏幕展示系统,特别是重点现场作业的运行态势可视化、状态数字化、采集自动化、展示图形化。
安吉物流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针对最易产生问题的4个物流环节,在2011年开始施行“订单实时监控”“装卸实时监控”“单车在途监控”和“道路实时监控”等4项监控
措施。
通过84块LED组成的大屏幕,可以看到订单数量的实时更新,从而准确获知各个客户在各地的未调度订单数,同时,也可以看到公司待命运力在各地的分布,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出调度指令满足客户订单。
通过各个装车场地驳运车出入库的RFID扫描、商品车备车扫描和装卸道位的实时监控摄像头,管理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现场的实际状况,并由驻场人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升整体发运效率。
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订单跟踪人员可以从屏幕上的公路、铁路、水路在途运力的实时位置,按照标准运输周期和实时位置预测并处置可能出现的运输延误。
通过可视化系统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整条物流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一体化监控,不但能大幅提升发车效率,对于保证商品车运输的安全运营以及提升服务质量都有巨大的贡献。去年下半年,商务部和上海市商务委的相关领导参观了可视化系统后,都啧啧称赞“没想到”“太震撼了”。
今年,安吉物流将分别为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汽车的上海总部各新建一套可视化系统,与安吉物流总部的系统相连,共享“一切尽在眼前”。
抓“三转”:转型驱动4PL
安吉物流今年将紧紧围绕上汽集团“转变思想抓契机、转攻关键争排头、转战市场谋发展”的“三转”工作目标及各项任务,借力“十二五”期间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趁势而上,精干主业,启动安吉物流核心竞争力的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对上汽集团供应链的保障能力,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增强核心物流资源保障,进一步巩固与业内主机厂的战略协同,紧跟主机厂“十二五”期间新建分厂或扩大产能的计划,落实各地相应的配套物流资源,扩建全国的整车网络布局。加强与全国各主要港口的战略合作,完成外高桥港区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中心的建设,为口岸板块的长期发展奠定战略资源基础。加强4PL(第四方物流)核心能力建设,稳步推进重管理轻资产的战略转型,在确保业务发运稳定、运作质量可控的基础上,提高社会供方的外包比重,进一步降低运作风险及大量劳务用工的隐患。提高线路规划优化水平,通过系统化、透明化、可视化的各分区运力及业务流量分析,加速运力匹配。针对短途线路和干线线路,逐步推广固定车队的专业化运作模式,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在口岸物流板块建立、健全满足大规模、多品种、小批量市场特征的内部生产运营系统。
提高物流优化能力,完善仓储运输一体化服务能力,在日常运作、质量标准、应急方案制订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协同。继续推进全国十大分区建设,并实现相应的管理模式调整。零部件物流板块继续提高业务渗透和流程复制能力,加速网络运输业务的社会化整合。集合社会资源,建立零部件等物料集散配送中心,以培育干线运输能力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扩大和优化整合运输网络和运输资源,以运作经验和合理的运输采购成本支持五大干线形成优势,争取在已涉及的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提高技术集成能力,完成整车物流客户端应用部署,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的可视化集成。全面启用商品车交接电子签收系统。通过研发节油技术、轻量化车型等措施开展节能减排。提高支持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安吉物流领导力项目,扩大板块和建立人才发展大平台,实施安吉物流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建设发展项目。结合“四同”管理,推进劳务派遣管理规范化工作,加强整车运输公司人力资源专项管理。
今年,安吉物流将在上汽集团领导下,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三转”工作主题,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为集团实现新目标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努力。(沈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