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pc20241204d1de0a5577654c3c85054411d5662a64.jpg
年终岁末,纵观中国车市,依然减速缓行。然而,上汽却逆势飞扬,捷报频传。2011年,上汽全行业员工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全年销售整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2-01/01/022970.html

等待处理…

聚智谋“三创” 聚力夺新标

——上汽2011年工作回眸

2012/1/1

年终岁末,纵观中国车市,依然减速缓行。然而,上汽却逆势飞扬,捷报频传。2011年,上汽全行业员工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全年销售整车跨越了400万辆的新标杆,同比增长了11%以上,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

与此相呼应,上汽全面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12月30日,上汽隆重举行年整车销量突破400万辆暨整体上市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上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上汽2011年冬项工作成绩可圈可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汽全体员工认真响应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书记俞正声提出的“争当四个排头兵”的要求,围绕“创变方式提内涵,创造纪录上台阶;创新体制谋长远”的“三创”主题,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结果。

一、创变方式提内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汽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和科技创新型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重要进展。

1、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体系建设

在2011年上汽科技大会上,上汽董事长、党委书记胡茂元强调指出,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要求与上汽“十二五”规划目标,上汽要加快创新:要下大力,明确目标,引领创新,要立足提升上汽“两个能力”,对整车、零部件和服务贸易的技术创新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制订创新目标体系。

上汽集团副董事长、上海汽车总裁陈虹在自主品牌建设问题上多次强调,上汽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体系建设,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形成扬长避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树立自主品牌的良好形象。

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上汽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打造强势自主品牌,上海汽车已经投资230亿元,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再继续加大投入。2011年,上汽继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大研发体系建设力度,提升整车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体系核心竞争力。上汽已经在技术中心建设上投入了10多亿元,并将在未来3年内再追加投资,目标是将自主品牌技术中心打造成为亚洲最大、国内最强的研发中心。目前上汽研发中心已拥有国际领先设备的试验楼、试车跑道和亚洲最大的造型设计楼,具备完善的整车研发能力。形成了一支由2000多名中国工程师及300多位英国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并计划至2015年扩充至3500人。已经建立了“中国首创、上海主导、英国联动”的全球协同模式。到2015年,上汽要建成完全独立的整车自主研发体系,这充分显示了上汽对自主品牌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全力支持。

提升整车自主开发能力,关键在于提升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模块化、系统化、集成化水平,形成与整车同步开发能力。上汽集团总裁沈建华要求上汽零部件企业要聚焦技术能级,提升零部件业务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能力提升,成为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华域汽车加强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工程能力建设的管理,为所属六大板块制订了目标清晰的技术发展目标,实施KPI技术/工程评价指标,要求下属主要企业围绕“零级化、中性化、国际化”战略,健全产品开发体系,培育核心技术团队,形成自主研发能力。上实交通、上海纳铁福、上海小系和上海博泽等4家零部件企业荣获“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11年4月27日,上汽自主品牌荣威中级车平台及荣威550车型开发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继荣获2010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后,荣威550轿车项目获得的又一殊荣。数据显示,荣威550已获得发明专利和成果31项,形成了790项技术规范,取得19项国家技术认证。

据统计,2011年上海汽车所属企业申请专利共计707项,其中:自主品牌发明专利184项,实用新型专利352项,外观设计专利171项。专利授权共计629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334项,外观设计专利219项。

为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汽及所属企业还积极参与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积累技术研发经验和储备技术数据,并建立自主品牌数据库。目前,上汽已完成10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上报待批的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6项:另有13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正在制订中。同时,配合国家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100多项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2011年,上汽集团被科技部等3部委授予“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称号。这是国家对上汽自主创新成绩的最高褒奖。

2、坚持环境友好,加速节能减排

2011年上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上汽通过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大力打造自主品牌,同时,培育合资企业本土化能力等手段,不断深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新路。

在2011年上海工博会上,上汽集中展示了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荣威350纯电动轿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申沃世博纯电动城市客车和申沃新一代纯电动城市客车等5款新能源车型。这些瞄准产业化方向的新能源车,体现了上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自主创新工作的最新成就。

上汽已完成“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制订,相关项目已顺利开展,“十二五”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已通过审核,第一期项目立项并获批准;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同时,还积极落实“十二五”燃料电池汽车规划,全面推进规划实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按照“自主创新、内外结合,两条腿走路”原则,上汽攻坚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瓶颈,已经初步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为产业化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上汽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号召,努力开发节能汽车。2011年10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公布了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12家车企的49款车型榜上有名。上汽有15款新车入围“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其中上海通用雪佛兰和别克等9款车型继续入选,上海大众有6款车型入围。由于国家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的门槛大幅提高,这些入围车型

要求百公里平均油耗从现行的6.9升下降至6.3升。上汽还加快发展节能产业,成立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建立考核监控体系,搭建节能服务平台。一年来,安悦节能公司已成功申请获得了“国家机电安装三级资质”,获得11项专利的申请受理号,目前共有专利23项。

3、坚持质量效益,加强精益经营

上汽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积极推行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经路、经营,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物资采购、产品开发、跨地建设等方面,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降本增效、低成本扩张等目标,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可比产品成本等主要财务指标创历史较好水平。

2011年,上汽在行业内全面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进工作,打造上汽质量品牌,提升集团整体质量竞争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上汽集团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上海大众荣获“上海市市长质量奖”,延锋伟世通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汽15家企业18个品牌的21大类产品申报产品类上海名牌:2家企业的两个品牌的2种服务类别申报服务类上海名牌,目前都已通过专家评审。

二、创造纪录上台阶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上汽干部大会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三创”工作主题,确定了年产销汽车400万辆、多款自主品牌车型下线、量产新能源汽车上市等目标,从而为全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1、整车产销创新高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上汽坚定信心,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攻坚克难,着力破解“十二五”发展难题。全体员工奋勇拼搏,2011年全年销售整车400余万辆,与2000年销售整车24.8万辆相比,增长了16倍。继2010年打破100万辆销售纪录后,2011年,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差3家企业整车销售再次突破100万辆,书写了上汽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新传奇。

2、自主品牌跨台阶

2011年,上汽自主品牌新产品层出不穷。上汽乘用车公司开发的新一代MG3、荣威W5(SUV)和自主品牌首款量产“中高级环保价值轿车”荣威新750ybrid混合动力轩车等多款车型相继成功上市,受到好评。上汽通用五菱成功推出宝骏630轿车,上汽首款自主品牌国际基准商用MPV一MAXUS大通V80宽体商用车上市,均获得用户欢迎。6月,上汽自主品牌MG6在英国成功上市。温家宝总理参观上汽英国工厂,高度评价上汽自主品牌全球协同模式。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了MG6车型在英国伯明翰长桥基地的下线仪式。

3、服务贸易上规模

2011年,上汽服务贸易业务板块围绕“三创”工作主题,与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战略互动,加快服务贸易业务结构调整,着力增强专业化能力,全方位为整车产销和零部件配套提供贴身化的服务,从而为上汽全年销售整车400万辆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吉物流、上汽销售、上汽财务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开发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企业加快实施“十二五”战略,围绕市场,服务用户,开拓进取,做大做强,各项经营指标再创新高。

三、创新机制谋长远

上汽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通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理顺管理体系,完善运作模式,健全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软实力。

1、实现餐饮上市,理顺管理体系

2011年12月30日,上汽宣布顺利完成国企重组改制任务,实现整体上市。这是上汽管理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通过本次重组上市,上汽将强化整车与零部件协同效应,实现整车与零部件的开发同步化,提高零部件业务对整车生产的响应速度,提高上汽自主品牌研发速度和效率,加快提升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上汽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2、探索“经营者”管理,完善运作模式

“经营者”管理模式是上汽管理创新的经典成果。2005年3月,上汽全面启动“经营者”管理模式。2008年,“经营者”管理模式进入了集团层面整体推进的新阶段。经过6年努力,“经营者”管理模式整体推进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达到示范和规范标准的企业总数已达50家,其中,示范级企业13家、规范级企业12家、示范点企业14家、规范点企业11家。

3、实施绩效管理 健全激励机制

为激发广大干部和员工完成和超额完成2011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上汽推出绩效管理等系列激励政策,制订了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考核方案。按照激励方案,上汽所属企业将凭借其经营绩效指标进行考核,凡超额完成董事会制订的经营目标的增量部分,将给予相应奖励。上汽明确要求,绩效奖励将惠及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这一激励措施在全行业引起热烈反响,并产生了积极效应。

聚智谋“三创”,聚力夺新标。2011年,上汽各级党组织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觉得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组织建设,引领广大员工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而努力拼搏。

坚持思想引领。上汽党委大力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深化上汽文化体系建设,构建“四轮驱动”学习平台,开展“五个课题”调研,从而增强了全员的“四个意识”,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的“四种能力”,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强组织保证。上汽党委着力加强干部、党员、员工三支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创建先进党支部等活动,深入推进“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组织夺红旗”“支部创标杆”“党员争先锋”等活动,党建工作呈现出“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可操作、可评价、可持续”等特点,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超越。2011年12月30日,上汽召开干部大会,明确了2012年“三转”工作主题,提出了全年整车销售再创新高的奋斗目标,从而吹响了龙年的进军号。 (记者 胡静华)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上海采埃孚公司形成“三足鼎立”产品新格局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