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斯柯达品牌不得不提到赛车运动。因为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汽车的萌发时代,映衬着百年汽车成长的历史,以丰厚的积淀和经验将汽车置于纯粹的境界。就像在布拉格,“除了满目应接不暇的美,这座城市似乎没有政治。”
对捷克人来说,汽车的代步功能就像他们的肢体延伸,也是他们激情诉求的延展。其中,一年一度的汽车赛季,成了捷克人的节日。这种参与度,如同伏尔塔瓦河,流淌的不只是优美的旋律,还有波西米亚的时尚与激情。如果不身临其境,无法感同身受。在我们看来,赛车还是圈子里的“奢华”,在捷克则是全民的“健身”。但对斯柯达来说,赛车运动似乎是他们品牌中不可或缺的基因,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斯柯达就投身其中,凭借赛场雄风,席卷欧洲,名扬四海,业已成为传统。从历史的角度看,斯柯达代表了汽车运动,这在捷克无庸置疑。
小城活力与矜持
今年的洲际拉力挑战赛(IRC)有一站在兹林比赛(8月26日—28日)。为了让中国媒体了解赛车运动深扎于斯柯达品牌之中,厂家特意选择了2011 IRC兹林Barum拉力赛决赛这一天,组织媒体前往观看。
兹林,捷克东南部的一个仅有8万人的城市,却享有捷克最美的地方之称,又是通往欧洲不少国家之门。在中国媒体一行抵达决赛现场前一天晚宴上,陪同观赛的捷克知名车手阿明●施瓦茨就通报了当天的赛况。战绩显示,斯柯达参赛的车队已经包揽了此次比赛的前四名,为明天决赛拿下好成绩创下了良好条件,如果不出意外,胜券在握已无悬念。但,施瓦茨说,明天的比赛将会更加激烈,引人关注。其中少不了惊险和博人眼球的精彩。
在媒体下榻的酒店和城市的海报中,距离兹林几十公里的布鲁诺已经闻到了这场赛事呛人的火药味,影响力早已渗透到了当地人的生活里,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乃至酒吧,铺天盖地的赛事报道和传播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人们的注意力被隔天的决赛所吸引。
捷克是个小国,人气不足,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还低不上上海一个城市的人口。但这里的车轮,过往如织,在石头铺成的街区飞驰,让人眼花缭乱,哪怕是再窄的巷道或急转的陡坡,人车各行其道,安然无恙。悦耳的胎噪,替代了稀少的人气。
捷克的城市远不如德国一些城市热闹,尤其是小城市,那种宁静,除了车轮接地发出的摩擦声,几乎很少听到市井的喧哗。汽车由此成了城市活力的代表,在矜持包裹下的已然还有激情在澎湃。
赛道就在家门口
据介绍,Barum捷克拉力赛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业余,后成为专业,经40年发展,此赛事名声大噪,享誉欧洲,跻身“顶级欧洲拉力赛联盟”“WRC汽车神奇纪元的开始”。如今的捷克兹林已经获得了举办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的资格,Barum捷克拉力赛也就成为洲际拉力赛(IRC)的一部分。自斯柯达Fabia晶锐Super2000参赛,意味着斯柯达占据这项赛事霸主的地位开始了。在IRC赛车历史上,斯柯达车队已先后6次包揽了前三名。
“在家乡赢得胜利,横扫领奖台,这是最高的成就。”
这是斯柯达参赛者的心声。对于他们,赛车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如同他们对于音乐和艺术的钟情。在第一天的街道赛中,整个兹林市有一半市民涌入街头观看比赛。万人空巷,名不虚传。在决赛这一天,赛道移至郊外,村口路边,挤满了人,草垛顶上站的也是人,全家老小,席地而坐,分享赛车带来的快乐。流动货车,支起帐篷,烤肉香味由此飘荡起来,果腹之用的休闲食品顿时热销起来……
用警戒线拉起来的临时赛道,就是平时的普通公路。而被拦在赛道外的道路和小镇的街道则成了停车场。
看赛车也有啦啦队。有不少是上了年纪的人,手持国旗,或把国旗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脖子上还挂着喇叭用来助威,摇旗呐喊。不少小孩骑在大人肩膀上,发出惊奇的呼声比大人还起劲。年轻人则骑着摩托在赛道边上来回地看热闹。这样的阵势对于中国媒体来说还是颇感新鲜的。最为壮观的是,直升机俯冲追着赛车低空航拍,赛车在急转弯中发出刺耳的尖厉声,瞬间呼啸着绝尘而去,从身边卷起满地灰土激起声浪,煞是刺激。
这就是赛车运动带来的快乐与亢奋。用当地人的话说,这也是娱乐。而对捷克人来说,想成为一名赛车手,就像对骑士般那样向往。
赛车不是贵族运动
决赛很快就见分晓。前方报来消息,斯柯达车队包揽了此次赛事的前三名。下午在兹林市中心广场举办颁奖仪式。为了解捷克人对赛车运动的热情与喜爱,邀请方特意安排媒体参观“服务区”,由台前走进幕后。
所谓的“服务区”,就是车队维修和休息的营地,热闹程度就像“庙会”,也是各车队展示形象、招待宾客的地方。临时搭建的帐篷,竖有各自的“番号”和标志,商贩云集,车迷如蚁,人声鼎沸。此刻最抢眼的莫不是车手,还有作为陪衬的模特。人气之旺,摩肩接踵,车迷粉丝与啦啦队,你方唱罢我登场,车手的海报和宣传品,被制成帽子、T恤、背包和纪念品,花花绿绿,随处可见。
“汽车赛事在你们看来是不是贵族运动?”
面对中国媒体的提问,斯柯达高管断然否定,强调赛车运动对于斯柯达而言不是贵族运动,这是传统。他说,无论是对于员工还是消费者,赛车都是量产车,人人可以参与,入门无需门槛。
企业不景气时还能保持对这项运动的投入和热情吗?
回答是肯定的,不论企业发展如何,或遇到怎样的变化,百余年的历史证明,斯柯达对于这项运动的坚持已融入了企业骨髓,上升为理念,植入品牌,成为自觉的文化。
如果说“每一个捷克人都是音乐家”的话,那么,每一个斯柯达的员工都是车迷。捷克人谈到赛车,近乎痴迷和癫狂。在颁奖现场,数万人聚集在广场上,耐心等待获奖车队到来,酷热之下,太阳当空,人们期待与车手见面,如追星族般全然不顾烈日下炙烤守候几小时。用当地人的话形容,获胜车手就是“英雄”,备受追捧和尊敬。
倾城庆贺,把酒尽欢,以赛车的名义当作节日,被单纯地当作了娱乐,开怀释放。
在远离森林的一个赛道训练基地里,中国媒体有幸与斯柯达车手体验了一把赛车的速度,分享赛车带来的热血沸腾。车手们说,赛车几乎是每个捷克男孩从小就想追逐的梦。对于赛车运动,斯柯达运动部负责人坦诚,他们并不在乎输赢,而在于这项运动的普及,使其成为草根都能参与的乐园,这样才有意义。
是的,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唤醒民众活力的载体。在捷克,斯柯达成了汽车运动的代名词。由于理念的单纯,使得赛车也纯粹起来。于是,人们喜欢这个品牌也就无需解释,习以成俗,就像蒙古人喜欢赛马。它演绎了精神,铸就了灵魂,被引以为豪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