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pc2024121192d1fea7ab4d43f2ad702e466dff87e5.jpg
今年上半年,与豪华车的高歌猛进相反,自主品牌乘用车遭遇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严冬。市场占有率比 同期下降了2.96%。各自主企业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1-08/28/023422.html

等待处理…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缘何下滑

作者 石轮
2011/8/28

今年上半年,与豪华车的高歌猛进相反,自主品牌乘用车遭遇了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严冬。市场占有率比 同期下降了2.96%。各自主企业公布的数字显示,有六成车企未能按时完成原定计划。奇瑞上半年完成全年目标的45%;吉利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48.9%;销量目标制订过高的比亚迪仅以约28.9万辆的成绩完成了全年80万辆销售目标的36.1%,江淮、华晨等大多数自主品牌均未能达到半年线。

与之对比的是,上半年豪华车销量持续飙升,宝马、奥迪、奔驰、捷豹等品牌的同比增幅都超过50%。

不可否认,政策因素对自主品牌影响巨大。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免和节能车补贴等刺激政策,让自主品牌销量一度井喷,市场份额更是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但是,高歌猛进的表面繁荣掩盖了自主品牌研发、品牌方面的短板。

可以这样说,销量的火爆,让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忙于扩大生产,扩建销售网络,定高销量指标,而对于自 身的内功如核心技术研发、管理能级提升却往往置于回避或非关键位置。

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往往是盯着眼前的市场。

一个佐证是,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中都有产品扩张的冲动,就是在没有做好、做精、做深自己的“当家车”基础上,就急不可待地发展起多品种车型。如吉利、奇瑞、比亚迪,都推出了涵盖轿车、SUV、MPV甚至微车领域的品牌或产品。虽然产品谱系完整了,新车数量增加了,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却寥寥无几,能走量的车型少之又少。例如比亚迪推出了多款产品,但市场认可的一直是F3和F0;吉利推出了帝豪EC7、EC8、GX2等多款车型, 能拉动销量的主要是帝豪EC7。而反观上半年增幅达到39.9%的长城汽车,就是做好连续多年保持高销量的低价SUV、皮卡。

在政府号召发展自主品牌的压力下,也有部分车企为了政绩,仓促推出自主品牌车,但多年来自主研发水 平仍原地踏步,依然要向外资品牌购买核心技术,这样整车成本就上去了,价格上去了,消费者就不愿埋单。

如今,我们要防止这种状况延伸到新能源车的发展上。

实际上,国家在推出节能补贴等鼓励政策时,并非单单鼓励自主品牌,而是针对包括合资和自主品牌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

在那段时间内,为了享受政策优惠,合资品牌利用比自主品牌相对多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市场网络、品牌 优势开始发力,车型的价格和排量双双下探,逐步蚕食自主品牌原有的阵地。

另外,限于自身财力等众多因素,自主品牌在品牌塑造、广告宣传等方面往往比合资及外资品牌落后,也阻碍了市场的推广。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说,由于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有利于小排量车发展和燃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原因,合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发展小排量车,导致以生产小排量车为主的自主品牌面临更多竞争压力。

而北京及之后的各地相当于“限购”的政策也影响了自主品牌市场的发展。在购车成本增加、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更愿意一步到位选择中高端合资品牌及豪华车。

去年北京出台的限车政策,让北京车市最直接表现为自主品牌滞销、豪华品牌畅销。部分自主品牌车销量 下滑,运营难以为继,甚至部分自主品牌经销商相继停业或被兼并。

上篇:小议“跨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