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作为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中国参政党和上汽的一员,我们分享中国共产党华诞庆祝的喜悦,体验上汽快速发展的历程,深深地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叫好,为上汽人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叫好。
我是一个在20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我和许多大学生一样,从学校跨入企业,企盼着能在社会舞台上干一番事业。进厂后,我先在车间里实习半年,和工人师傅同甘共苦,努力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厂实际相结合。半年后,我到厂设计科工作,当时的任务是搞轻型客车底盘设计。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有许多设计人员一辈子也没有赶上参加过一辆车的设计。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状况是设计落后、生产分散、水平较低,这些都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渴望能有机会参加体现更高水平的设计,能参加开发大批量生产的车,使我国能像世界汽车强国一样,能生产上批量、上质量的汽车,真正圆中国人的汽车梦。
上汽在桑塔纳轿车取得成功的同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联合开发桑塔纳2000和寻找其他战略合作伙伴的设想。我,一个在轻型客车领域奋斗了8年的年轻工程师,也迎来了人生一次重大的机遇和转变:1995年底接受一项新的任务,即主管汇众公司的国产化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1996年是桑塔纳2000型国产化,1997年又承接了上海通用项目。我感到,桑塔纳2000多达十几项的国产化任务和别克副车架、下摇臂总成等七大总成配套任务,按常规工作方法是很难按时完成的,唯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上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与时间赛跑,才能不辜负主机厂和领导的期望。在此期间,我早出晚归,并将业余时间也当作工作日,克服了产品国产化初期资料缺乏、试验标准不确定性带来的困难,从产品图纸到具体实施计划,从产品试验分析到横向部门的协调,我和同事们一起奋斗在国产化的第一线。就这样,我们以一颗与国产化、与企业命运共同跳动的心,执着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青春年华……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不断成长,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先进称号。荣誉和事业激励着我与上汽的发展和进步同行。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汽车面临着严峻挑战,上汽提出了合资合作和自主品牌建设同步发展、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步发展的目标,其中,自主品牌建设又是重中之重。一个偶然的收购,使我又从工作了8年的轿车零部件领域回到了轻型客车领域。ISTANA被上汽作为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建设的又一个探路者。从接受该任务开始,我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从项目管理、总体规划到项目实施、工厂建设,从总体技术方案确定、试验数据分析到产品设计、样车试制,从零件开发到整车符合标准要求的下线,不知疲倦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又是一次收购,迎来了上汽商用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又一次机会,从收购资产,到在无锡基地重新布局、安装,从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到暴雨成灾的江南水乡,从技术消化到大胆地改进和优化,从基础车型到专用车,上汽在按更高的标准来建设商用车自主品牌,我也正在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诺言,也正在用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给上汽带来了机遇,也给上汽人带来了机遇,使我从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成长为企业的管理者。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而能将自身价值融入祖国的发展中,才是自己最大的理想和满足,只有把自己的才华和追求纳入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事业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和自豪。